最近,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家裴盛基研究员和龙春林研究员等共同完成的“云南民族植物学研究”通过由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主持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的九名专家一致认为:云南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在全球具有独特性,项目组开展的民族植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云南民族植物学研究”项目组率先在中国开展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首次系统地对独龙族、傈僳族、怒族、白族、藏族、拉祜族、瑶族、彝族、傣族等16个少数民族及其社区传统利用及管理的资源植物进行了民族植物学编目,是国内研究少数民族类别最多、涉及植物资源数量最丰富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成果。在研究中创新了民族植物学的定量评估方法,首创了森林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植物学指标体系等,并首次将参与式方法(PRA)应用于民族植物学的调查工作,创新和发展了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被国内民族植物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项目组基于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提出了“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协同进化”、“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多样性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观点,被美国、泰国、中国同领域的学者所接受,并被政府决策采用。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