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变"短" 南京秋季"最舒适日"30年少了15个
好天气和好空气经常不合拍
天气预报
能发布“综合体感指数”吗?
如今,小伙伴们感觉到,城市里的好天气和好空气很难“合拍”,天气很舒服的时候,空气却是污染。比如,南京就陷入了“久晴必霾”和“下雨降温空气质量就转好”的怪圈。
以10月20日为例,根据气象部门的发布,南京东到东南风3~4级,气温在18℃~28℃之间,人体舒适度是0级,舒适。而根据环保部门的发布,南京的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pm2.5甚至一度达到重度污染的级别。
而每年南京的夏季,是一年中最热、体感最不舒适的季节,但恰恰是空气质量最好的时间段。
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南京10月的空气质量,在全年的排名中处于“最末梯队”。进入秋冬季后,空气扩散条件变差,雾霾会从10月份开始频频袭击。而7月和8月,受副高的影响,大气扩散条件优良,加上雨水偏多,空气质量最优秀,优良天的能够达到90%以上。
于是,有网友建议说,相关部门每天发布人体舒适度的时候,能不能考虑“空气体感指数”,这样的信息会更加贴近人们的感受。
涉及很多计算因子的调整
目前还比较很困难
南京气象台专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四个气象要素,对人体感觉影响最大。气象部门根据这四大要素进行计算,发布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一般来说,舒适度分为9级。其中,最舒服的为“0”级;最热为4级,极不舒适,需降温防暑;最冷为-4级,极不舒适,要防止冻伤。0至4级之间,依次有1级偏暖(较为舒适)、2级偏热(不舒适)、3级炎热(很不舒适)。0至-4级为,-1级偏凉(较为舒适)、-2级偏冷(不舒适)、-3级很冷(很不舒适)。
环保专家解释说,目前发布的空气质量主要是在空气当中一些污染物的含量,比如pm2.5。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人体舒适度和空气质量二合为一,发布“综合体感指数”呢?对此,南京市气象台回应说,这要涉及很多计算因子的重新调整,加上目前空气质量的预报准确度也不高,因此目前来说,发布“综合体感指数”还比较困难。
而早在2013年,上海就关注到了舒适度指数和霾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全国首个发布“人体舒适度综合指数”的城市。如今,上海推出的人体舒适度除了会考虑气温、湿度、风等常规气象要素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外,还会关注霾和臭氧等污染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