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北地区>新疆>本网专稿
黑甲山:全面推进“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
2011-06-28 20:31:35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黑甲山片区变了,环境卫生干净了、路灯亮了、乡道道路整齐了….最主要的是这里的群众精神风貌有了新的变化….”

——“自建房、棚户区,流动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强,曾经被认为社会治安乱的黑甲山有了新的面貌了….”

这是6月27日至28日,记者在黑甲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黑甲山下辖社区所看到的新的局面 。

黑甲山:全面推进“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
 
黑甲山片区“爱心乐园”的孩子们

黑甲山:全面推进“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

黑甲山片区热娜手工编织中心职工正在编织

黑甲山片区是乌鲁木齐市五个重点复杂片区之一,总面积1.91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2月,辖区总人口1.90万户,4.66万人,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黑甲山管委会成立于2009年5月,下辖黑甲山前街、黑甲山后街、二道湾东、金银路、大湾北路西、富康街、二道湾北7个社区居委会。由于片区大部分区域属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地区和棚户区改造区,基础设施薄弱,自建房屋多,流动人口密集,人员构成复杂且流动性强,社情较复杂,社会矛盾较为突出,管理难度大。

2010年6月,黑甲山管委会及所属7个社区启动 “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黑甲山片区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治理辖区脏乱差为突破口,以亮化美化为抓手,,以提升百姓幸福为重点,围绕打造平安社区,不断提高社区维稳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百姓对和谐美好家园的肯定。结合棚户区改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抓三促”等具体工作,通过管委会、社区和广大居民的努力,黑甲山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据悉,管委会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图片展、电影进社区、爱国主义教育、三百活动(百日广场文化、百场文化进基层、百日社区文体竞赛)等活动,承办了29场“千人宣讲团”进机关、社区,参加人数3500余人,覆盖率达85%。

此外,2011年3月22日,管委会组织成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该中心以“晓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服务理念,用心的为辖区内居民服务,解决困难,得到群众的认同。截止目前,黑甲山片区共有低保户205户399人,自1月至今累计发放金额528528元,“五七”工6户、临时生活救助和低保医疗救助30户,救助资金达218117.63元。

黑甲山:居住环境变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黑甲山片区的棚户区改造采取政府改造为主,企业参与改造为辅,保留布局相对整齐、结构较安全的居民自建楼,对其它居民自建楼实施棚户区改造。此外,从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系统为切入点,达到健全路网构架、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社区建设、丰富社区文化的目的。

住在黑甲山片区大湾北路西社区的魏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住的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好了。因棚户区改造,我们一家人自两年前就搬进了该和谐社区。小区绿化搞得很好,而且24小时有人巡逻。以前的脏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魏莹搬到新居前,居住的地方距离新居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现在那里正在进行棚户区改造。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前后居住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那个路不是土,就是泥,路边随地扔的都是垃圾,垃圾箱都被垃圾盖住了,也没人管。就算是冬天,都散发着臭味。”魏莹说,因为住的环境又脏又差,她都不好意思让同事、朋友来家里。,

68岁的托尔逊•买买提也和家人搬进了和谐小区,新房子天然气、自来水都有。“你看,水龙头打开,自来水就来了。哎呀,以前嘛,喝的水,要出去买,还要提回来,远的很。”

黑甲山棚户区改造中,对道路、小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供排水、暖气、电力、天然气管道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目前,和谐家园小区已安置近1000户棚户区改造搬迁户。

黑甲山片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杜林海表示,小区良好的卫生环境和生活环境,主要靠通过社区加强管理、服务实现,不仅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打扫卫生,垃圾清运车按时清运垃圾,还通过社区干部入户宣传,加强巡逻等方式,为小区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黑甲山片区管委会主任艾尔肯•艾买提说,改造后的棚户区安置住房符合国家要求的抗震烈度8度标准,给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等主要市政设施以及学校、幼儿园、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全部进入,彻底改善棚户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不仅像魏莹一样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居民明显感受到环境的巨大改善,还有那些仍然居住在自建房的居民,也对环境改善有着真实的感受:巷道里铺上了柏油路、私搭乱建的现象没有了、散发恶臭的垃圾堆不见了……

小区里,不时可以看到树荫下休息的老人;巷道里,不时可以看到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在嬉戏。环境变化带来的,还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精神风貌的变化。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记者 茹克雅)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临近“七一”,全国各级工会广泛展开各类群众性红歌演唱、书法、绘画、摄影等纪念庆祝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亿多职工参加了各类庆祝活动。>> 详细
点击排行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
上海世博会审计账本未如期公布 反腐报告已出炉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