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区一幢新楼房门前,一对小两口正一前一后仔细地冲洗擦拭一辆崭新的家用小汽车,从二人脸上绽开的幸福笑容可以看出,小两口的幸福日子甭提多美了。
这小两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总场朱家庄六连的职工张忠良和王芳夫妻,张忠良夫妇于2000年开始从事农机工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与他人贷款合资购买了迪尔大马力机车,由于懂经营,善管理,服务态度好,当年机车收入十二万元,2004年自己又添置了铁牛55一台,打药机一台,精量膜上点播机一台,由单一作业转向综合作业,服务化经营,收入颇丰,2007年,尝到甜头的张忠良夫妇又购置了两台中马力机车,向“大农机”挺进。张忠良夫妇脚踏实地发展农业机械,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务实,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平时家里张忠良管机务经营,王芳管100亩棉花种植,夫妻二人分工协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一跃成为连队家喻户晓的农机大户和种植大户,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
2009年夫妻二人在市区购买了一套楼房,今年年初又买了一辆8万多元的家用小汽车,农闲城里人,农忙就当农场人,夫妻二人的两栖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几年张忠良夫妇一直被连队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小康家庭示范户,两人互敬互爱,成为邻里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结婚15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总是理智的沟通、交流,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只要丈夫工作上忙的时候,家中不论大事小事,王芳从来不啃一声,总是先自己扛着,不去打搅丈夫工作。一天半夜,三岁的儿子患重感冒,高烧39度不退,她连夜送往3公里外的医院进行诊治,儿子住院王芳坚持着医院、家庭、两处奔忙,看着贤惠的妻子劳累的身影,张忠良这个硬汉子落泪了。在家庭教育上,夫妇二人非常重视对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生活能力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努力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方法上,他们采取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方法,让家庭成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第一环境。常言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父母去世得早,作为家中兄嫂的张忠良夫妇,在兄弟妯娌的心中,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生活中遇到难题,他们第一个倾诉的对象便是兄嫂。谁家有了困难,大家互相帮助。
而今,兄弟们虽然成了家,但逢年过节,王芳总要把兄弟妯娌喊到一起,吃个团圆饭,共享亲情的欢乐。在张忠良夫妇的帮助下,兄弟妯娌们也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也对长兄长嫂多了一份敬重。
王芳夫妇依靠勤劳致富过上了好日子,让他们没有忘记乡里乡亲,平时,别人有什么困难,只要她能帮助的,她都竭尽全力。谁家闹了矛盾,她就主动上门化解。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张忠良夫妇与左邻右舍相处融洽,相互关照,和睦相处胜似家人。多年来,夫妇二人积极和困难户结对扶贫,从技术上、服务上以及资金上帮扶连队困难职工苗长忠、聂燕等十余人,在王芳的积极扶持下,苗长忠等十余人年收入都在三万元左右。
正是夫妻这种纯朴的品质,使他们得到连队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 如今这个和谐小康家庭的幸福日子就像花儿一样绽放。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兵团记者站(通讯员 王红霞 王云忠 孙文平)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