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市民乘车难的问题仍需努力
破解“堵城”行路难乘车难
乌鲁木齐进入“修路时代”,这是市民刘向最深切的体会。刘向是《新疆都市报》的老订户,报纸上时不时出现的修路工程、改造工程,让这位退休老人十分敏感。
2009年,乌市光明路等13条主干道改扩建工程完工通车,苏州路等道路延伸工程进展顺利,“三纵四横”路网不断完善;2010年,乌市继续拉大城市骨架。新建、续建新医路西延、天津路北延、北京路北延、王家沟大桥等道路工程。这些道路的建成将缩短被开发地区和中心地区的交通运行时间,方便市民出行。
2011年,自治区安排交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300亿元。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33个,包括高速公路12个、干线公路21个。
乌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围拉大城市骨架,而在中心城区,这两年主要抓的就是背街小巷的整治工程。2009年,乌市完成326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工作。2010年,乌市继续疏通城市“毛细血管”,完成300条左右。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因地制宜,方便市民,优化环境”的原则,主要对存在问题的泥土路进行硬化,完善供排水设施,并种植树木、安装路灯等。
“公交缺粮”,曾经让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财务部长杨民新焦头烂额。
2011年开年伊始,市委、市政府为公交解困的一系列措施,让杨民新舒了一口气。2011年1月6日,乌市出台了关于惠及公交车出租车从业人员及改善市民出行环境的有关措施。其中改善公交行业的措施有补助公交车外环路、河滩路通行费补贴等,五项措施共涉及补助资金3280万元。
2010年年底,关于乌鲁木齐公交司机流失的报道铺天盖地,乌市要求所有公交企业给每名从事营运的公交车驾驶员发放一季度(90天)的严寒补助费,每人每天补助50元,每名公交车驾驶员每月可增加收入1500元,全市共有约5500名公交车驾驶员合计补助2475万元。
另一方面,2011年乌鲁木齐市将进一步加大公交行业整合力度,有效解决公交行业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等问题。杨民新告诉新疆都市报记者,在乌鲁木齐的11家公交私营企业中,已经有9家企业签订合同,退出公交特许线路经营。这些民营公交将来将会全部整合,收归国有。
在乌鲁木齐交通问题上,首府城建部门曾经邀请多位专家会诊把脉,提出今后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快速公交系统为支撑,常规公交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今后首府将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无缝换乘的公共交通体系。
2011年,今年乌市拟建设5条大容量快速公交(BRT)通道主要是高架道路,总计40多公里。
据了解,乌市计划建设的大容量快速公交通道只允许公交车通行,全线不设红绿灯,其他车辆不允许上线行驶。乘客可通过专门设置的人行上下通道,由设置在高架桥上的公交车站换乘公交。
2月7日,乌市建委就乌市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线网方案发布公告,面向全社会征询广大市民的意见。
来源:新疆都市报 编辑:邓京荆 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