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完成

2011-12-30 17:02:36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经过三个阶段近五年的开展,于2011年11月顺利完成。29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发布了普查成果。

截至2011年11月,全国31个省(区、市)2871个普查基本单元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包括新发现文物536001处,复查文物230721处。新发现登记占登记总量的69.91%。其中古遗址193282处,古墓葬139458处,古建筑263885处,石窟寺及石刻244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141449处,其他4226处,分别占登记总量的25.21%,18.19%,34.42%,3.19%,18.45%和0.55%。

此次登记总量较第二次增幅超过200%,工业遗产、乡土建筑、20世纪遗产、文化景观等一批新型文化遗产得到充分重视,在新发现文物点中占有较大比重。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首次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范围,涉及地上、地下、水下的全部不可移动文物。全国近5万名普查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参与其中,规模空前。水下考古、航空遥感、空间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得到充分应用。

此次普查共制作电子数据包2868个,其中文本文件462.1万个,各类图纸156.8万幅,照片228.1万张,所占空间近8个TB,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础资料。

此次普查摸清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分布、类型、年代等总体情况;查清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使用情况、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基本信息;查实了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破坏状况、破坏因素等基本情况,普查到达率和完成率均为100%,误差率测算为正负0.25%。

值得一提的是,普查成果显示,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保存状况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今后如何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加强管理、妥善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利用成为下一步的新课题。

来源:中国日报 (记者 张子轩) 编辑:邓京荆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精彩热图

公司年会中那些有趣节目

全球各大品牌命名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