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文化旅游
2010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1-06-15 16:59: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2010十大考古新发现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的铜鸟形盉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西周考古学史的重大发现

点评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刘绪

在西周至春秋早期墓地中,该墓地规模之大、保存之好、时间之长、规格之高在全国罕见,从多方面提供了周代埋葬制度的重要信息。今后大凡研究周代埋葬制度,大河口墓地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甚多,铜器铭文显示,这是一处名为“霸伯”的宗族墓地。“霸伯”史料不载,可补史缺。

此外,该墓地有诸多特殊现象值得关注,如墓口四角有斜洞、多见腰坑与殉狗等。三处墓地分别属“霸伯”“倗伯”和包括晋侯在内的晋国宗族墓地,三者可谓彼此相邻,这对探讨周代分封与族群关系至为重要。丰富的各类随葬品为探讨周代墓葬器用制度的方方面面提供了难得的资料。有的发现珍贵而罕见,如1米多高的漆木人俑时代最早,且为西周仅见;铸有“燕侯旨”铭文的燕国铜器为第一次发掘出土;记述霸伯与王室重臣芮公、井叔关系的长篇铭文等都是前所未见的。

2010十大考古新发现

吐峪沟石窟东区新发现部分石窟组合

新疆鄯善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南疆与内地佛教遗迹的重要纽带

点评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重峰

新疆吐峪沟石窟,既是吐鲁番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一处重要的佛教地点,更是联系南疆地区与内地佛教遗迹的重要纽带。不过,吐峪沟石窟保存状况不佳,窟前建筑早成残垣断壁,窟体大多坍塌或为沙土掩埋,洞窟外观及内涵大多不清。而2010年的发掘揭露出的寺院遗迹十分丰富,出土的遗物种类及数量庞大,是中国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

这些新发现,既对深入探讨吐峪沟石窟的创建年代、原始外观、洞窟组合、题材布局、造像特征以及塑绘技法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古代佛教艺术从南向北、自西而东的传播,尤其是高昌石窟寺与龟兹石窟寺和内地石窟寺之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物化资料;此外,它们对重新认识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各民族、各宗教和谐共存的社会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
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开始征求意见
网上村官故事征集:我的“村官三宝”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