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南浔曾催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养育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徐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0月15日到16日,为纪念徐迟为中国报告文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学习徐迟的人文精神,传承南浔的历史文脉,由南浔区政协和湖州晚报联合主办的“徐迟报告文学大赛”和“‘徐迟与南浔’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在徐迟的故乡——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举行。
徐迟先生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将个人的文学创作与祖国的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繁荣的报春花,在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哥德巴赫猜想》被译成20多种文字译介到世界各国,震撼了中外文坛,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报告文学的不朽经典,也成就了徐迟横跨现当代的文学大师地位。
“报告文学大赛”自今年6月初在全国范围内征稿到10月8日截稿,共收到湖州本地以及江苏、安徽、青海等省市作者写的报告文学作品近42篇。共评出一、二、三等和优秀奖共20名。郑天枝的《天亮是从自家的窗口开始的》获得一等奖。获奖作品编辑成《纪念徐迟诞辰96周年——徐迟报告文学征文集》,在颁奖仪式上首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点评了获奖作品。
据悉,来自北京、武汉、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徐迟的家人、亲友、学生等参加了“徐迟与南浔”研讨会,他们追忆了徐迟先生在故乡南浔成长、工作、生活的重要片断以及与他们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徐迟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他们还向徐迟的故乡赠送了有关徐迟的珍贵图片20余幅等文史资料。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