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GDP继2010年以17.4%的增速位居全国省区市之首后,今年上半年又以16.6%的增速领跑全国,滨海新区这一天津经济“发动机”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2010年,滨海新区GDP增幅25.1%,达到5030.11亿元,首次超越了上海浦东新区;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GDP增幅23.6%。天津滨海新区为何发展如此之快?近日,记者来到天津滨海新区探访,试图寻找答案。
“好”字在先加快发展
人工吹填造陆并形成30平方公里的半岛式港区谈何容易?这相当于筑成一道1米高、1米宽、全长26万公里的堤坝,能环绕赤道6圈半。但当地人正在将其变为现实。记者在东疆保税港区建设现场看到,这里的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演绎着当代版的精卫填海。
东疆保税港区是滨海新区正在加快建设的区域之一。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滨海新区着力实施总投资1.5万亿元的“十大战役”,加快南港区域、临港经济区、滨海新区核心城区、中心商务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东疆保税港区、滨海旅游区、北塘经济区、西部区域、中心渔港经济区等10大区域建设,加快引进优质资源,在建设中,要求开发与招商引资同步,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并重。
如今“十大战役”已形成启动一片、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良好局面。在南港区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获批,在谈项目规模超过2000亿元;在中心商务区,累计注册企业近300家,国家能源电网、农行滨海支行等100多家企业入驻响螺湾,渤海银行、中国人保、天津金交所等项目落户于家堡;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园开园,华漫兄弟等首批企业进驻;在滨海旅游区,科技产业园、明远商业城等项目有序推进,世博天津馆开工;在北塘经济区,北塘大街等4条道路、企业总部一期部分竣工,北塘古镇即将开业,新加坡环卫集团中国总部等多家总部落户;在西部区域,长城汽车开始试生产,生活配套区建设加快……
大项目、好项目是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快速和优质发展的重要载体。
滨海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战略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从自身优势出发,及时确立和调整重大项目发展战略,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大企业。
这些大项目形成的聚集效应,也形成了滨海新区的后发优势。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滨海新区重大项目已初步形成了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三个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