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谋篇,规划引领打开城市发展空间
海河岸边,有一座特殊的展馆,开馆不到两年时间,已吸引了160万人次参观,其中有中央领导、兄弟省份负责人,有海外客商、外来游客,但更多的是天津市民。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天津城市的历史演进,更可以看到天津的未来图景。
天津,把城市规划摆在了城市建设的中心位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这是天津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2008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先后18次率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到天津市规划局现场调研,研究重大规划事项。
没有科学的规划不许建设,没有精心的设计不许施工,这已成为天津城市建设的“铁律”。天津市规划局局长尹海林说:“从规划入手,通过科学规划为城市建设立规矩、绘蓝图,是近年来天津面貌发生变化、让人耳目一新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规划打开了城市发展新空间。长期以来,天津城市布局是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一主一副”的空间格局,但这与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新定位和新区经济总量接近全市一半的现实已不相适应。2008年5月,天津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确立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发展战略。“双城”战略强化了滨海新区的地位,扩充了城市职能,使天津市域空间结构由“主副”向“双核”转换。而“双港”战略则有效缓解了日益突出的港城矛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认为,“双城双港”战略不仅为天津跨越式发展打开了有巨大承载能力的空间,也为天津城市面貌的改观奠定了基础。
根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海河沿岸,一批高耗低值企业被淘汰或迁移,3000多家科技、金融、商贸企业总部和服务业项目入驻,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形成海河服务性经济带。
“城市规划改造有力地配合了天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天津市委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工委书记沈东海说,天津服务业增速上半年首次进入全国三强,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开始超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