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北地区>山西>山西新闻
社交网络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减压阀”
2011-08-25 15:03:11      来源:新华社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从几年前的博客到后来的校内网和开心网,再到现在广为流行的微博,我一样也没落下过。”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李珊珊说,自己是个地道的社交网络迷,工作之余通过社交网络放松心情和排解压力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李珊珊告诉记者,她接触社交网络主要是联络好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但是慢慢她发现,每当把烦心事写出来,会得到朋友和网友们的安慰,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社交网络已经成了我必不可少的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

中国著名咨询机构零点集团8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中国人像李珊珊一样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减压。该调查涉及10个城市3000多名受访者,其中有半数(50.8%)的人认为如QQ平台、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络能帮助缓解压力。

这份报告同时指出,攻击性强但需要花钱的新的发泄方式并没有被人们广泛接受,这可能与中国人性格内敛有关。

“中国人遇到烦心事时多会选择倾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克俭认为,“在国外有专门的压力宣泄场所,比如在里面能用大喊大叫、砸沙袋等方式缓解压力,但是这种方式似乎得不到中国人的认可。”

谭克俭说:“以前是通过打电话,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现在社交网络渐渐成了新的宣泄平台。”

“现在每天都挂在微博上,有的时候工作累了,可以上来换一下思维,放松一下心情。或者平时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也可以写一条微博来向朋友倾诉,借机发泄一下。”北京市一家国企的员工王女士说。

太原的“80后”市民谭飞则表示,每当郁闷的时候他会通过人人网和微博发泄一下。“有时候我不愿把苦闷告诉家人,因为这样不一定会缓解压力反倒让家人也分担了自己的苦闷,而在微博宣泄一下就好像全世界都知道了。”

谭飞说,他在网上发泄的文字多会用“咆哮体”,甚至“带个脏字儿”。

谭克俭说,社交网络成为上班族和年轻人缓解压力的发泄场所,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人们在网络宣泄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尊重道德,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来源:新华社(记者柳新勇 魏飚) 编辑:孙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首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秦光荣任云南省委书记 李纪恒提名为省长候选人
人大常委会讨论老人权益 有提议"常回家看看"入法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