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既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更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12月15日,在太原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验收工作汇报会上,副市长张政这样说。
残疾人和老年人是社会大家庭中一个特殊的部分,他们渴望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市城乡管委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人口384.27万人。其中,残疾人20.5万人,占总人口的6.04%;老年人49.5万人,占总人口的14.8%,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并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
2006年,市残联制定并下发了《太原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2008年10月15日,市政府成立太原市无障碍建设工作领导组,负责无障碍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监督。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我市“十一五”期间逐步形成了城市无障碍化的基本格局,无障碍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并初具规模。城市道路
缘石坡道已建成6596处,其中,主要路口设置率达到80%牞新建和在建城市道路设置率达到了100%;盲道已完成380千米,设置率为80%,其中新建和在建城市道路设置率达到了100%;全市主要街(路)均设计安装过街音响装置,目前已安装完成116处,设置率达61%。
公共建筑
新建政府办公建筑按标准设置了无障碍设施;星级以上酒店、宾馆新建的无障碍设施达100%,改造的达80%。
文化纪念、观演体育建筑设置了坡道、通道、走道、地面和电梯等主要无障碍设施。其中太原市图书馆为方便残疾人读者,自筹资金建设了残疾人阅览室,开展了盲人有声读物服务,购置了盲文期刊和图书。
全市所有公园、城市广场园林建筑基本进行了入口坡道化处理或购置了爬楼机,安装了低位扶手,设置了行进路标、无障碍停车位等;新建、改建室外无障碍公共厕所64座;全市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和托儿所均进行了无障碍设施设计和建设。
公共交通
太原火车站为满足老幼病残孕旅客需求,制定了重点旅客服务办法,开设母婴候车室、助困室,配置有担架、吸氧器械等设施,安排专人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特需旅客提供全程关爱服务。太原市长途汽车站、汽车客运东站、建南汽车站、汽车客运西站、迎宾汽车站5个汽车站完成了盲人通道改造,配备了残疾人轮椅,建立了特殊顾客休息室和服务点。加上新建的客运西站、客运北站、清徐汽车站总计8个汽车站共完成建筑入口与坡道、通道、低位服务台、厕所、站台、盲道、门、无障碍标志和行进路线图等各种无障碍设施375个。公交站场在主要路段、站场安装公交盲文触觉站牌148快,在32处路中式站台设置了盲道、坡道,在29处站场安装了屏幕显示信息系统。所有公交车辆均安装有语音报站系统,其中主要线路近500台公交车上安装有电子线路导向图和文字报站提示系统。
其他
市、区教育局所辖5所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施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福利企业、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机构、老年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均基本达到国家创建验收标准。
其中,新建的太原市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72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安装与改造。为500户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安装了电子呼叫服务器,部分居住小区与居住建筑设置了无障碍设施。
在信息交流无障碍方面,市级电视栏目加配了字幕或手语栏目,并开设了残疾人专用网站。万玲艳
来源:太原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