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王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2011-11-22 08:55:5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网络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重在建设,立足加快发展,积极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一)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提供优质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是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重点项目示范性带动作用,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等的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用,利用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加快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点建设,构建面向广大群众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施网络文化精品战略,增强网络文化原创能力,鼓励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网络文化品牌,使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占据网上主导地位。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融合,培育扶持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实力雄厚的网络文化企业和企业集群,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二)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网络已成为影响广泛、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精心组织网上正面宣传,高扬主流舆论,唱响奋进凯歌,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舆论支持。针对网上各种思想理论观点、各种社会热点、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特点,积极主动加以引导,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强对网上各种思潮和模糊认识的引导,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大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度,化解思想困惑,辨明前进方向。加强对网上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运用翔实数据和生动事例,阐明政策措施,反映党和政府所做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推动网下处置和网上引导相结合,用尊重民意的实际行动赢得民心,用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凝聚民心。深入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和重点,善于利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善于运用“网言网语”,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同网民交流互动中传递主流价值,不断增强网上舆论引导的亲和力、感染力。

(三)巩固壮大网络文化阵地

网站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把加强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形成以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知名商业网站相配合、各类网站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为做大做强做优奠定体制基础;推动重点新闻网站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充分运用技术创新成果,以新技术新业务吸引网民、服务网民、赢得网民,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注重发挥知名商业网站积极作用,引导他们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诚信经营,多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繁荣发展网络文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着眼满足不同网民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培育一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骨干企业,使之成为网络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行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形成业务先发优势,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市场需求,延伸拓展产业链,不断增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形成共建共享的网上精神家园

网络文化是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共建共享是其本质特征。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用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民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客等网络应用,为网民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充分发挥网民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潜能,鼓励他们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等行为,损害网络和谐,侵犯他人权益,危害公共利益,应加以引导和制止。要继续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倡导诚信守法经营、办文明网站,积极倡导文明上网、做文明网民,积极倡导网络道德法制、树文明新风,积极倡导群策群力、创文明环境。各类互联网运营服务企业都要认真落实社会责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切实把网络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网民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提倡理性思考、文明创作,大力倡导积极健康有益的网络表达和文明互动,共同抵御网上低俗之风,共同建设文明诚信、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三、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是我们发展网络文化的一条宝贵经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更好地促进繁荣发展。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就必须继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文化管理路子,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效能。

第一,积极推进互联网法制建设。由于互联网站投资主体和网上信息发布主体日益多元化,迫切需要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实行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这些年来,我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互联网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确立了我国网络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现有互联网法律法规还存在层级较低、操作性不强、对网络行为主体权责规定不明确等问题,与网络管理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不相适应。要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组织有关力量,区分轻重缓急,抓紧制定和完善最急需最迫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壮大执法队伍,健全执法体系,落实执法责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突出抓好重点环节管理。网络文化管理头绪多任务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加强网站登记备案、接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严格规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坚持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文化服务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行行业禁入。严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肃查处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非法网络公关等违法违规行为。高度重视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坚持积极利用和加强管理并重,切实做到趋利避害、可管可控。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坚决切断违法有害信息传播利益链,依法严厉惩治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不法分子。把加强日常监管和提供服务保障结合起来,加强网站从业人员培训,落实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网站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网络文化服务整体水平。

第三,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网上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推动网站完善信息制作发布流程,健全有害信息预警、发现、处置机制,发挥技术手段防范作用,确保网上信息真实准确、安全有序传播。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加大网络安全技术攻关力度,加快互联网核心装备技术国产化,构建新一代网络文化平台。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推动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国际标准,扩大我技术话语权。加强网络安全国际合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合作机制,形成各国共同参与、普遍受益的网络安全体系。

第四,构建网络文化管理新格局。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对互联网的有效管理。从国外做法和我国实践看,加强互联网管理,必须依靠政府、业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格局。要进一步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网上信息内容管理、互联网行业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好分级管理、属地管理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发挥互联网行业组织作用,推动互联网业界加强行业自律,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切实增强企业的公信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规范网络文化发展,强化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深入开展网络法制道德教育,着力培育网上理性声音、健康声音、建设性声音,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以网络文化的健康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王 晨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张少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海南网络媒体行
>> 详细

各地新闻
据悉,《通知》明确了内幕信息管理工作责任主体:一是直接持有股份的国有股东,二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详细
点击排行
  公安部打掉20个涉黑组织和121个恶势力团伙
教育部:高校两年就业率低于60%专业将停招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