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业内
公租房将平抑市场租金
本报记者:请您从专家的角度评价,北京如此大量的建设公租房,其作用到底何在?
参与“通知”制定过程的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季如进:这里其实有个“住有所居”的概念。所谓住有所居,不一定要先买房。尤其是对于刚工作的人群,他们对房屋的拥有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租到买,先租后买。北京加大了公租房的建设,实际上会对全面实现“住有所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报记者:就您看来,在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哪个环节最为重要?
季如进:公租房一共有3个环节,分别是建设、分配和管理。北京提出了“三多一统筹”的方式,即有政府统筹,又引入了市场化的管理模式,这对于这一举措能够持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北京成立了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以后,市政府直接注资100亿元,这给其他企业也带来了信心。同时,市场定价将有利于投资机构收回成本,对于后期管理来说,能够持续是最重要的。
本报记者:“通知”中,对新就业人员和外地户籍人士释放出明显的信号,您认为这将是他们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途径吗?
季如进: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很好。尤其是对于公租房的租金“暗补”变“明补”这点。外来人口对于住房的需求冲高了北京的房屋租金价格,但大量公租房的上市将能够起到平抑市场的作用。可以预见,当公租房供应占到本市主体地位的时候,房租将有望有个比较明显的回落。
本报记者:虽然海淀区正在进行试点,但现在面向社会的公租房项目并没有报出具体租金,您认为“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
季如进:我此前曾经做过调研,以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计算,应该是八折左右,但由于投资方业主还要承担物业费,若加入成本测算,还应该更高一些。
申报选房顺序:
1.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轮候家庭持有备案通知书到原申请街道办或乡镇政府申请轮候公租房并优先配租;
2.公租房资格申请、审核要进行“三级审核 两次公示”;
3.产权单位在房屋具备入住条件60天前编制配租及运营管理方案,包括房源位置、套数、户型、租金标准、配租条件、配租程序、租赁管理等;
4.公开摇号、顺序选房。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