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的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全会的中心议题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而且还决定着它自己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说,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作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已经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推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显著进步,则为中华文化创造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其对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法于中共十七大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表现是:文化因素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因素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文化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力度和速度空前提升;文化以其浓厚的底蕴成为推动创新、发明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化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形成融合、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
在当代世界,经济文化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而文化产品与服务作为独特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此趋势更加明显。
然而,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定的文化还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