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执政者的能力和智慧
从网络论坛、博客问政到政务微博,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不断考量着政府了解民意和管理社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面对微博时代,政府要拥有创新思维与理念。
“微时代”使用“微语言”。“微语言”就是微博上网民们惯用的诙谐、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借助政务微博解决群众问题,忌讳刻板的文件语言、程式化的会议讲话,避免网民对管理者心生抗拒、敌意和戒备。只有练就网民喜闻乐见的“微语言”,才能真正了解民意,掌握微博时代的发展规律,使政务微博发挥更大作用。
“微素养”引导“微民意”。让不同的声音充分表达和自由讨论,让微博言论相互抉择、净化和纠错,培育互联网上的言论生态平衡,用科学管理的“微素养”善待这个真实表达个性的信息平台。当然,微博在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失真、语言暴力等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被片面的微博民意所挟持,要清醒地辨析并有效引导微博主流民意。
“微官德”呼唤“微公信”。微博前所未有地将“官德”推到全民监督的阳光下,同时也产生强有力的、被社会普遍认可的“微公信”。微博的放大效应提醒官员们,无处不在的锐利眼睛、无处不在的传播“麦克”,只有慎独,才能立身。而经得起推敲的“官德”与公信,正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所需和执政者必备的基本素。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