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中国在线>时政
“微时代”,考验干部“微素养”
2011-09-08 10:49:1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个人行为”

还是“公职身份”

“官员面对网络,无外乎几种:一部分身体力行,直面网民;一部分匿名潜水,静观其变;一部分作壁上观,指指点点;一部分视若无物,掩耳盗铃;一部分心生惧意,问为何要有网络?”作此番总结的,是云南曲靖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华,较早试水微博的官员之一。他的微博“曲靖何华”,现有粉丝2万余人,里面满满当当记录了他的工作与生活。

点开“曲靖何华”微博主页,何华和儿子的合影十分醒目,细看微博内容,有工作经历、思想感悟,也有家人照片、温馨点滴。

9月4日,曲靖市召开铬渣污染事件处置情况新闻发布会,何华的微博作了现场直播,随即有多个热心网友跟帖留言。而此前他就此事件的回应,被转发上千次。

“开通微博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我作为一个地方宣传部长的工作和生活全貌,并没有刻意划定一个公职与个人的界限。”何华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微博。

“以真实姓名、身份或机构名称注册并接受网站认证的官员微博,说话必须谨慎,发布的信息要可靠实在。对一些新闻事件、工作安排,可以在自己权限范围之内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不能无端揣度,要避免发布与身份不合适的观点。毕竟网友会将言论与其公职身份联系在一起。”何华坦言,粉丝数量不断增加,肩上责任愈显沉重。

“无论个人行为也好,公职身份也罢,走上微博的官员,必须抛弃假大空的作风,与网友交流沟通、面对网友质疑时应该个性发言,这才能被网友接纳,才符合网络生态。”何华说。

“凭感觉用”

还是“有技巧发”

浙江省委党校将“微博与领导工作”列入官员脱产学习班的必修课;北京市委党校为干部补习包括微博和MSN在内的新媒体技能;国家行政学院开设“提高网络社会领导力”课程……“微时代”如何提升“微素养”,成为不少地方、部门的重要课程。

“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就要关注微博,倾听微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曾这样强调微博的重要性。

“就跟下基层跟群众面对面一样,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同样需要技巧。官员只凭感觉上微博迟早要出事。”单学刚告诉记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发布“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使用的七点建议”,目的是指导官员更好地使用微博。

这七点建议包括:“坦诚面对网民的质疑和批评”、“慎重处理网民对现实问题的诉求”、“积极面对网络举报”、“提升与网民沟通的技巧”、“在突发事件中用好微博”、“处理好个人和公职身份间的关系”、“及时删除芜杂帖文”。

对此,何华完全赞同。“作为官员,我在微博上的发言,遵循三个原则:与网友不作正面交锋、不摆高高在上姿态、和网友乐交朋友。”何华说,多数情况下对网友的质疑和批评应该理解宽容,官员没必要针锋相对去“吵架”。如果网友谈到的具体事实不属实或理解有偏颇,可以作适当解释,及时回应关切,务求坦诚相待。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28日)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 详细

各地新闻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