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有人组织卖血谋取暴利 “血托”如何监管?
记者:有人以家庭互助献血的方式,组织其他人卖血,从中谋取利润。如何监管这种情况?
刘江:现在“血托”的生存空间主要是家庭互助献血。家庭互助献血即患者亲人、朋友、同事献血经检测合格后,所献血液全部返回患者所在医院,由医院输血科(血库)统一调配使用。
互助献血要填写《互助献血申请表》,互助献血应该是患者的亲人、朋友、同事,但是血液中心往往无力核对来献血的人与患者的关系。组织人卖血的“血托”确实存在,“血托”找人以患者“亲友”的形式献血,从中谋取好处。
为了对“血托”进行限制,血液中心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原来填写《互助献血申请表》是在医院领空表,到血液中心填表,有些“血托”守在血液中心门口。现在血液中心要求,这个表必须在医院填写完整再拿到血液中心,这样就增大了“血托”的成本,他在每个医院都派人盯守找“客户”,成本就高很多。对于血液中心而言,现在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打击“血托”。
记者:有网友质疑,血液中心“只采别人血,自己不献血”?
刘江:只要进入北京市血液中心大厅,就能看到《2010年度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职工献血光荣榜》,血液中心每位献血员工的照片都在那里,接受任何人检验。2010年,北京市血液中心共有125人次(94人)参与无偿献血197个单位(200毫升被称为一个单位)。
记者:北京市一年到底有多少人献血?献血量是多少?
刘江:北京市去年一共为全市医疗机构供应血液142吨,142吨血是由40.7万人次参加献血来贡献的。
血液的供应,即便在相对充足的季节,也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控制。在缺血的情况下,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血的情况会大大缩小,如果血液供应充足,反而滥用血液。血液不同于任何东西,来源特殊,存储期短,因此采供血的数量如何“拿捏”就很难,太多了浪费,太少了不够救人。未来除了管理的改进以外,还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