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时政
盘点国际组织里的中国人:朱民 林毅夫 陈冯富珍
2011-07-27 07:33: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盘点国际组织里的中国人:朱民 林毅夫 陈冯富珍

林毅夫

林毅夫:足智多谋的经济学家

作为在国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作为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作为心怀中国、放眼世界的经济学人,林毅夫其名可谓如雷贯耳。

1979年,刚从台湾来到大陆的林毅夫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后来又进入号称“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的芝加哥大学,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的关门弟子,着力钻研农业经济。8年后,在外学有所成的林毅夫毅然回到中国大陆,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经济学博士。

回国后,林毅夫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严谨求实的精神和虚心向学的态度一直伴随着他的进步与成长。其间发表的《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和《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两篇文章,使他在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方面名声大振,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一致好评。

为了让自己所学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林毅夫在1994年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和“三农”问题等方面的决策讨论。这支足智多谋的队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

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后,林毅夫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当回顾自己在世行工作的经历时,他坦言:“发展中国家还有14亿人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下,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渡过目前的难关;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的问题。”面对荣耀,林毅夫仍旧带着那份自信和从容,说:“我应该还算是一个及格的经济学家吧。” (许 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公安机关连续破获两起特大拐卖儿童案 解救儿童89名
上海叫停非户籍居民"补税购房" 从严实施"限购"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