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跳水比赛裁判中混入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非专业人士,要金牌、安排金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年龄造假屡见不鲜……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何公然造假?省级体育比赛中为何乱象频出?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置世界公认的跳水规则于不顾,说明这些裁判对跳水比赛的规则很不熟悉。”9月20日,针对云南跳水“0分门”事件,有跳水界人士说,这样的判罚令人“匪夷所思”。
在调查过程中,体育界多位官员、教练员、运动员向记者反映,类似猫腻、乱象在云南省级体育比赛中,绝非偶然,也并非孤例。
“0分门”背后
健美操教师、司机等非专业人士竟出现在裁判名单中
一项以培养后备选手为目的的省级跳水赛事因为“0分门”而为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年8月举行的云南省跳水锦标赛中,双人跳水赛场出现罕见一幕:来自昆明、玉溪、红河三个州市的13岁年龄组选手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跳出2.0难度的技术动作,全被判0分。
“0分”判罚引发了争议,一些专家认为,这次跳水比赛中的0分判罚明显有悖常识。
云南省体育局在针对“0分门”事件的情况说明中称,按照比赛规则、规程规定,在双人5米跳台比赛中,比赛共有3轮动作,其中2轮为难度系数规定动作(难度系数为2.0)、1轮为无难度系数限制的动作。运动员在前2轮比赛中如未达到规则、规程所规定的难度系数,视为未完成比赛动作,判为“0”分。
原国家跳水队教练、现任马来西亚跳水队主教练杨祝梁认为,这次比赛规程上已注明,动作平均难度系数为2.0。按国际规则,不管运动员跳的难度系数是高还是低,都应按2.0的难度系数来评分。
他说,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可以有好坏,但都应该按规则打分,不能随意地给0分。此外,从这次跳水比赛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比赛动作不属于三种0分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0分门”事件背后的原因,似乎可以从比赛的裁判员名单中寻到踪迹。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这场比赛的裁判名单中出现了健美操教师和司机等多名并不熟悉跳水的非专业人士。对比秩序册和裁判名单可以发现,玉溪队教练员王惠英等多位参赛队的教练、领队也成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员。
非专业人士以及参赛队成员为什么会出现在裁判队伍中?云南省体育局回应说,这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云南省体育局进一步解释,目前云南在很多项目上仍缺乏高级别裁判员,今后将加大裁判员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