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情感节目为何沦为故事会?为收视率演戏骗观众
2011-08-23 09:09:57      来源:北京晨报

打印文章

情感节目为何沦为故事会?为收视率演戏骗观众

节目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离奇,造假、策划、演习等早有传闻。

河北省一家电视台的情感故事类节目爆出丑闻。近日,片中饰演不孝子的临时演员爆料,原来节目中“打动人心”的家庭故事,竟是刻意策划,雇佣临时演员“演的一场戏”,由此引发了一场电视媒体道德伦理底线的讨论。

很久以来,情感故事类节目热度不减,在各电视台轮番上阵,多以家庭、爱情、邻里矛盾为主。随着类似的节目越来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离奇,造假、策划、演习等早有传闻,也一直有人批评电视媒体的道德底线问题。

然而,真正值得担忧的远远不止这些,学者李河说:“所谓情感故事类节目,其实是八卦的升级版,商业味重,而且这种节目往往把生活简单化,人的尊严隐私、生活的复杂性、道理的微妙性、必要糊涂感全都不见,生活成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变成了算计。最重要的是,节目引发的是全国人民说是非,这势必让民族显得婆婆妈妈,精神上非常狭隘。”

全国人民说是非

不管是家长里短,还是传奇故事,总能吸引人们的好奇和关注,情感故事类节目也正是如此,节目内容多是家庭矛盾、邻里纷争、感情纠葛,李河说:“内容都是在说是非,现在很多电视台有这类节目,有点儿全国人民说是非的意思。”

各种情感故事越来越离奇,李河说:“说是故事节目,其实就是八卦的升级版,电视台把人们的隐私扒出来,将私生活通过金钱购买的方式,公开让人消费,当作谈资,让人围观。”

当围观从局部变成全部,围观本身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种情感故事的围观中,首先表现出的,就是隐私权的淡漠,私生活变成了公众的话题和谈资,变成了电视台获得收视率的工具。李河说:“当事人在公众面前自曝隐私,说出那些毫无尊严的话时,他们的人格尊严也荡然无存。所以,这种节目往往公私领域不分,把私生活变成消费品,缺乏高贵的理性精神,并不值得提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黄毅:7·23事故确是一起可以避免的责任事故
国税总局人士回应伪造公告事件 将报案进行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