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网络流行语呈"幼稚化"倾向 谁懂"孩纸,你肿么了?"
2011-07-27 11:19:41      来源:文汇报

打印文章

不说“孩子”,非说“孩纸”;不说“喜欢”,非说“稀饭”;不说“有没有”,非说“有木有”……在《当代修辞学》杂志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最近联合主办的一次社会流行语跨学科讨论中,有学者分析认为:如今一些网络流行语有“幼稚化”倾向。这到底是一些人的矫情还是集体无意识?

遣词造句兴卖“萌”

“‘兽(受)不鸟(了)了’、‘你肿(怎)么了’、‘看灰(飞)机灰(飞)呀灰(飞)’、‘支持有梦想滴(的)孩纸(子)’、‘看得偶(我)内牛(泪流)满面’、‘超口耐(可爱)的说’……听懂了吗?走进了幼儿园吗?要翻译。”

“把‘漂亮’说成‘漂漂’,把东西说成‘东东’,把‘吃饭’说成‘饭饭’……不少网民动不动用叠音词,是在装可爱吗?”

“一口一个‘有木有’的‘咆哮体’,简直叫人哭笑不得。”

记者采访中,不少学者感叹如今年轻人的遣词造句爱卖“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吴春相副教授指出,近几年相当一部分“日源词”(源自日语的词汇)在国内都市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开来,比如“萌”、“控”、“宅”、“萝莉”、“正太”、“的说”,这些词语多见于ACG(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游戏Game的缩写),“萌”文化也因此渗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乃至思维。吴春相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使用“的说”的网民多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女性。“‘的说’有调整句子语气的功用,能够使句子显得婉转、可爱。不过,男性或者年长的女性也用这么一个‘装可爱’的语气词,就很不适合了。”

游戏心态“打酱油”

与“拼爹”、“躲猫猫”等反映大众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情绪、承载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网络流行语相比,卖“萌”的“孩纸”、“肿么”等网络流行语显得“无用”,注定将在语言的新陈代谢中扮演“打酱油”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分析说:“这一类网络流行语形式大于意义,但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合乎‘流行’的特性。很多人不说‘孩子’说‘孩纸’,并没有什么考究,就是觉得这样说有趣、开心。他们就是要强制性翻新,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这种‘无理化’恰恰印证了流行文化的某种特性。”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认为:“这一类网络流行语,是创造者及跟随使用者宣泄剩余智力的产物,带着浓郁的游戏心态,偏要追求语言形式的特异性、新奇感,而新形式五花八门,比如简称、词语转类、同音替换、利用多义、仿造词语、提取特征构造新词等。”他认为网民对无意义的语言形式的游戏化或戏谑化,体现了“反世俗化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状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温州公布第二批"7·23"动车事故遇难者名单
财政部:推进预算公开 扩大范围细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