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明朝下水道600年后仍在服役 与高速城市建设不符
2011-07-19 08:56:31      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旧理念

与高速城市建设不符

水泥造成城市型水灾

在采访过程中,王岚在强调标准低的同时,还一再提到了“理念旧”。我国的城市硬件建设已经很先进,但软件建设,比如排水理念却依然陈旧。

在城市建设步伐飞速前行的过程中,地面面积越来越金贵。城市的天然水体被一再压缩,露天的水体即使逃脱了被填埋的命运,也会变成了“盖板儿河”。

这样,河道排水变成了管道排水,软排水变成了硬排水,城市的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

此外,城市化使城区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迅速提高。像故宫内那些可以渗水的地砖、土地,在故宫以外的北京城,已经被大量的水泥地、柏油路代替。大量雨水无处渗漏,会造成“径流系数增大,同量级暴雨引起的洪峰量增加,洪峰变陡、洪峰历时缩短。”

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很多城市一谈到治水,就想到了污水治理,大规模兴建污水治理厂,投入巨资。但管道系统没跟上,使得污水处理厂没有污水可以处理。一个10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常常只有5万吨污水供给。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地方乐此不疲,因为污水处理厂建在地面上,更容易被看见,被认定为政绩。而建在地下的管道系统,看不见,不受待见。

王岚表示,如此落后的理念与城市建设不相称的情况,并非中国的特例。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保水功能”极强的森林和农田,被不透水的沥青等覆盖,透水地面被混凝土覆盖,砌成水渠集水,导致不少地区的“保水功能”下降,造成所谓的“城市型水灾”。

而如今,类似教训已经让日、美等发达国家将排水系统与生态系统维持、土地利用、地下水补充、城市景观美化和污染控制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可持续的新型城市雨水系统设计理念。

在标准低和理念旧之外,王岚认为,造成排水窘境的还有日常维护不够。因为财政拨款不到位,许多城市因缺乏资金不得不放弃对管网的养护。采取了一定维护措施的城市,也因缺乏养护标准,随机制定养护定额,管网养护效果参差不齐。

实际上,古人在维护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资料显示,针对城市排水系统,明代是“仲春开沟”;清代又分“年修”和“大修”,年修一年一次,大修数年一次。乾隆三十一年,大修一次用银十七万多两。光绪年间每次年修也要用银一万多两。

上周召开的北京市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大会明确,将加快完善科学的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一要确定科学标准。这个标准不追求豪华,而要确保城市各项设施安全、可靠、耐用,确保城市运行的安全。二要从规划入手,科学地规划北京的排水系统,实现水畅其流。三要狠抓集雨工程建设。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于姝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党外人士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习近平参观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