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游客在上海南京路杜莎夫人蜡像馆与姚明蜡像合影。中国篮球巨星姚明将于7月20日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自己未来事业的规划,并将宣布退役。新华社发(钮一新 摄)
姚明退役之后该何去何从?坐拥上亿资产和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他将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姚明近年来参加的活动和他所展现的多重身份来分析,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向。
猜想一:转型商业巨子
早在姚明还在场上征战四方时,他在场外所展现出的精明商业头脑早已为众人称道。他除了投资休斯敦的姚餐厅、北京通州的“太阳花”准四星酒店等实业之外,还着手购买了一些新兴产业的股权。
2005年时,姚明成为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并从此开始涉足金融投资行业。2007年12月他收购了合众思壮创始人郭信平名下0.75%的股权,姚明总共仅出资37.5万元。然而去年4月合众思壮在A股上市,姚明的股权市值最高达到近8000万元。三年投资市值最高增长了213倍,姚明也被众多投资者捧为“股神”。
此外,姚明也早已为自己退役后的商业之路埋下了“伏笔”。在全面收购上海男篮的股权后,上海队就打入了CBA四强。现在上海男篮在姚之队的经营下可谓是脱胎换骨:分工细化的教练组、科学的训练方式、先进的资料库和数据分析系统,都已成为CBA各支俱乐部效仿的模板。尽管目前姚明的投入仍没获得回报,但凭借着广泛的人脉与出色的运作能力,上海男篮扭亏为盈也指日可待。
猜想二:投身慈善界
每年拿着千万美金薪水的姚明,并未忘记回馈社会。近年,“小巨人”养伤的大半时间都投在了慈善与公益事业中。自2006年8月担任野生动物保护行动的亲善大使以来,姚明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大。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后,姚明向灾区捐出巨款。同年6月,姚明创立“姚基金”。目前该基金运作良好,已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慈善基金之一。
除此之外,姚明还利用自己在NBA的人脉组织了慈善赛。近年来,姚基金还在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捐建了6所希望小学和1所特殊关爱学校,并为北川中学捐建了16个篮球场。
姚明一系列善举的背后,隐藏的是他对“信仰”的思考。他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上直言“中国青年存在文化缺失”:“相比物质来说,或许我们最缺失的是信仰。”可以预见的是,退役后的姚明也将凭借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继续投身于他的慈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