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芦山地震致186人遇难21人失踪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2013-04-21 19:44:13
分享

救灾救援进展情况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四川省委、省政府迅即行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李克强总理于420日中午乘专机赶赴四川,在邛崃机场降落后,乘直升机飞往震中灾区芦山县。当晚,李克强总理在龙门乡抗震救灾会议上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抓紧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千方百计抢救生命,要全面彻底搜救排查,对生命尊重,要防范余震,不能因为余震造成新的伤亡;二是民政部门调集六到七万顶帐篷,21日早上开始抓紧分发;三是落实好对受灾群众的救助,按照汶川特大地震时的政策,对受灾群众每人每天补助1斤粮食、10元钱,补助6个月。

目前,救灾救援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据了解,在人员抢救方面,目前已到位各方面救援力量25704人,逐户抢挖倒塌房屋废墟中的人员。已经到位183支医务救护队、1427名人员。全省各医院共收治灾区伤员8719人次,已有522人转送到省、市医院救治。

交通方面:紧急调集52台套工程机械打通对外通道。地震灾区南线,省道210线至芦山县城已完全抢通;地震灾区北线,省道210线至蜂桶寨已抢通;地震灾区东线,邛芦路高河至龙门乡段已抢通。除宝兴县外,通往重灾区对外主要公路已全部打通,但部分道路受余震和滑坡影响中断,还有11个乡镇对外公路不通,目前正在全力抢通。

通信方面:紧急调集技术骨干和应急通信车辆,抢修恢复灾区通信,目前通信基本恢复正常,基本具备与外界的公众通信能力,但仍有5个乡镇通信未恢复。将采用空投移动设备及技术人员、加快地面光缆抢修、使用卫星电话等方式,力争尽快恢复通信。

电力方面:抓紧抢修受损的电力设备,保证临时照明和抢险用电。

供水方面:从省内抽调技术力量派往灾区摸底排查供水现状情况,加快修复受损供水设施,基本保障了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的生活用水。

在运送救灾物资方面,通过空投、公路和人力搬运等方式,目前已运送到灾区帐篷12754顶,棉被34155床,折叠床12754张,食品和饮用水12754吨。

安置受灾群众方面:已把受灾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设置临时安置点和救助站,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基本生活物资。累计临时紧急安置受灾群众17.1万人。

预防次生灾害方面: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抓紧开展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的巡查、调查,加强监测预警,在部分出现重大险情的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并陆续转移群众。重视灾区水库安全,派出工作组到重点水库进行监测和会诊,并进行必要处置。

此外,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方面,加强了余震监测预报,及时通过广播、电视和手机短信向社会发布余震情况,做好解释解答工作,安定人心。(记者 李渝 彭超)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