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西南地区>四川>本网专稿
中国地震预警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2011-08-08 18:57:37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8月7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与位于海地的美国I. T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Ltd.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 I. Trade公司将向美幻科技分批采购地震预警系统,逐步在海地建设地震预警系统,以减少破坏性地震给海地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这标志着我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将首次走出国门。

据了解,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地震预警系统是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研制成功的。该研究所自汶川地震发生后成立并专门专门从事地震预警技术的研究。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研究所利用汶川大地震余震的有利条件,在四川省区域内相关政府及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国内外地震专家,特别是在来自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等单位的众多专家的鼎力帮助下,吸收了国内外特别是日本的技术,掌握了地震预警核心技术,并将该技术融入到其开发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中,形成了地震预警技术系统的全套自主知识产权。这套系统自2010年底开始布设在2万余平方公里的汶川余震区域,已经对布设区域内发生的60次余震实现了成功预警。

I. Trade公司自2010年开始逐渐采购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的地震报警系统并应用于海地的一些学校、办公大楼和家庭,并在多次余震得到了检验。当了解到地震预警系统研制成功后,I. Trade公司决定在海地布设该系统以更多地减少地震给海地带来的伤害。

据介绍,地震预警,也就是在地震发生后,但在地震造成灾难前及时给出警报以减少伤亡的技术,正在成为国内外有地震危害的区域防震减灾的技术手段。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地震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化悲痛为力量,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利用汶川大地震的余震这一宝贵且不可复制的资源,研制成功了地震预警技术。随着自汶川地震灾难研制出来的预警技术的逐渐完善,预期该技术将在国内外获得更多应用。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李渝)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聚焦南方洪涝灾害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
发展改革委:国内成品油价暂不具备下调条件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