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从2008年开始,成都就将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作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核心发展区双流县通过打造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六中心三平台”,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目前,已建成的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内光伏产品检验类别最全、测试光伏组件面积最大、电磁兼容测试EUT工作电流最大的国家级第三方专业监督检验机构。
去年,国际知名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德国TüV NORD(TUV汉德)与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署了合作授牌协议,意味着成都光伏产品在成都就可获得德国权威认证。
据了解,国家光伏质检中心与TUV汉德在光伏产品认证、检测领域的成功合作,意味着国内的光伏企业仅需通过国家光伏质检中心的本地化测试,就可拿到世界顶级的TUV汉德光伏产品认证证书,这为该类企业大大缩短了认证周期,节约了经济成本。按照约定,TUV汉德还将及时收集和通报欧盟光伏产业政策的最新动态,在第一时间进行相关技术准备和调整,及时、高效地取得国际认证资质,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内光伏企业增加了一条通向欧洲光伏市场的重要便捷通道。
体系初成
谋求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发展
新能源产业,是成都市确定的重点产业,也是成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来自双流新能源产业推进办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以双流县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地,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目前,功能区的整个产业链条涵盖了太阳能(光伏、光热、光电),核能(核电技术研发、核电配套设备、民用核技术应用)、风能,动力与储能电池、智能电网等多种产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成都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产业发展也呈现蓬勃向上态势。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实现8亿元、53亿元、138亿元、256亿元,预计未来3~5年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共引进天威新能源、汉能光伏、中汉电力、通威太阳能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8个、协议总投资665.8亿元,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晶硅)、汉能光伏(薄膜)为龙头,以阿波罗太阳能(薄膜)、旭双太阳能(薄膜)、中汉电力(聚光)、通威太阳能(晶硅)等为骨干,以正洁科技砂浆回收等为配套的太阳能产业集群;以中国核动力研究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川开集团、瑞迪机械等为代表的民用核能产业集群;以腾中重工、成都佳电等为重点的风能产业集群;以国舰新能源、四川鑫唐等为代表的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集群。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