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图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大楼远景
三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山川变色,举国同悲。三年中,四川地震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在新的起点上走向振兴。
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5.12地震后,成都高新区一方面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举全区之力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对口援建重灾区彭州市红岩镇、小鱼洞镇和葛仙山镇,为受灾群众建设新家园;一方面统一认识,坚定对抗震救灾最有力的支撑,就是用产业驱动,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2008年5月26日,成都高新区成为成都市第一个100%复工复产的区域。 5月30日,在成都高新区召开的党工委(扩大)会议上,成都高新区选择了坚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的精神,坚持全年“目标不变、指标不变、任务不变”!。
在应对此次大地震中,四川、成都的坚韧、秩序、团结、奉献精神传向四方。成都高新区充分发挥功能区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渐成全球IT、BT、精密机械等产业创新基地和战略布局地,成为加速四川灾后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十二五”计划开局的重要之年,成都高新区已经具有冲刺的良好基础。截至2010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富士康、英特尔、IBM、诺基亚等一批全球高科技产业重大项目,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0余家。全球软件20强中有11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已进驻成都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50余家,占四川省的45%、成都市的60%。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李渝)编辑:孙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