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近年来,阜新市在辽宁省科技管理部门的助推下,把发展液压产业作为城市经济转型接续替代主导产业,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今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转型接续支柱产业雏形显现。
寻找科技创新与城市转型的结合点
10年来阜新一直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目前液压产业成了发展最快、成效最大、后劲最足的接续性产业,而这条成功之路恰恰是科技创新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阜新市政府副秘书长、科技局局长田春来介绍说,液压产业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自2006年起,阜新市科技局就开始有意识地对液压骨干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为以后快速发展液压产业基地做了基本准备。2008年初,辽宁省科技厅与阜新市政府共同提出把发展液压产业作为阜新实现经济转型振兴的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打造液压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4月19日,辽宁正式把阜新液压产业基地列入省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基地。2010年1月,阜新液压产业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阜新国家液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阜新重要的支持。
辽宁省科技厅厅长吴忠琼介绍说,科技部门帮助阜新发展液压产业,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事,而是找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突破口,是科技创新与城市转型相结合的一个大胆探索,是科技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实践。
科技引领2年内吸引240户企业投资液压产业
国庆节前,当记者走进阜新液压产业园区时,被这里的繁忙景象所吸引:厂房林立、塔吊成群、机声轰鸣、焊花飞溅……仅仅2年就吸引了国内外240多家企业到这里落户发展液压产业。
一个新兴的液压产业园区,为什么能够如此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呢?今年刚从山东来投资的阜新贝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经理王志廷说:“除了阜新得天独厚的液压产业基础和区域优势外,以科技政策支撑引领液压产业得到了我们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两年多来,在科技部门的引领下,这里共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0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5项,投入科技资金5.4亿元,其中科技扶持资金1.8亿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6亿元。
从沈阳来投资的辽宁翔宇压滤机有限公司经理马兵说:“我们本来是做压滤机的,所需要的泵一直是从外面购买,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准备发展自己的泵业,但苦于没有研发资金,科技部门知道后批准给予我们200万元研发资金,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泵业,不光给自己配套,还给别人配套。”
在科技政策支持和科技项目带动下,阜新液压产业基地目前已累计签约入驻项目337个,阜新液压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条以主机成套装备制造为龙头、液气密元件制造为骨干、配套件制造为辅助的大产业链条。
科技力量打造“中国液压之都”
来自北京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风力发电企业,2009年到阜新液压工业园区一期投资5亿元。综合部长周欣威介绍说,在阜新的二期投产后,北京的总部也将搬到阜新,在这里的工厂也是全国最大总装厂。
谈到为什么如此看好阜新,周欣威介绍说,除了这里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外,在我们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当地政府能够通过人才培养平台为我们输送人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地政府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已经为该企业专门定向培养70多人,还签订了长期培养目标。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和工程实验服务平台仅仅是科技部门为液压园区服务的其中一个平台。此外还有以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创新平台、以提供综合性能检测和信息化服务为目的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吴忠琼说,为了推动阜新液压产业可持续发展,辽宁省科技厅特别注重突出科技内涵、提升基地档次,在支持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和基地创新体系建设上下工夫,和阜新市一起,把“跑高校、找专家、寻技术、访高层”作为创造阜新液压产业园区品牌的一个重要措施。科技厅还积极推动基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帮助阜新借助各种校企对接会、高层论坛、科技展会、新闻媒体等平台,向国内外全力推介阜新液压产业基地。
据介绍,基地内20多家骨干企业已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12所国内重点高校院所组建了液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结出累累硕果;基地还与浙江大学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阜新-浙江大学液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阜新液压产业基地已经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为打造“中国液压之都”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
来源:新华网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