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大连海事局为缓解旅客滞留带来的压力,优先安排客船出港,旅客们陆续登船。全省各港口因台风停航的各航线也正在陆续复航中。 记者李毅 摄
从8月7日开始至今,已经有1.6万名游客陆续从长海县撤离出岛,目前还有844名游客滞留在长海县各旅游岛上。紧急撤离海岛的这些游客带走的预期消费至少过千万,这是这场“梅花”飘过给大连海岛旅游带来的一笔损失。
而这个损失在大连海岛游经济全年“气候损失”中,占比不过十分之一。
一个渔家乐一年赔13万
相比长海县旅游局等相关部门的忙碌,在长海县小长山岛经营振园渔家乐的马宗粉,面对突然之间安静下来的客栈,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算起了像“梅花”这样的“不速之客”一年来给他带来的损失:
算上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导致的大连陆岛航线停运,平均每年有10次左右,加起来总共有20天左右,其中至少有15天在海岛游旺季期间。马宗粉经营的渔家乐可容纳30人住宿,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租赁钓具等服务,在7-9月的旅游旺季时房间几乎天天爆满。以一个游客平均一天消费(吃、住、钓鱼)300元计算的话,一年因坏天气而带来的损失就高达13.5万元。
而在长海县5个乡镇、10个海岛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渔家乐、度假村、旅店、星级酒店400多家,每日最高接待能力1万多人。按照长期在海岛经营旅游项目的从业者介绍,一名游客平均一天在海岛综合消费(吃、住、船票、租赁钓具渔船、购物)500元左右,那么每年长海县被坏天气夺走的收入则高达7500万。大连开放旅游的海岛除了长海县10个海岛外,还有庄河的海王九岛、中山区的三山岛等,共计20多个岛屿,每年因恶劣天气影响而减少的直接经济收入超过亿元。
交通问题成海岛游发展瓶颈
海岛游客数量的激增也向各海岛的接待能力提出挑战。一家旅行社导游介绍,每年7、8、9三个月海岛游旺季尤其是周末时,如不提前预订很难买到去海岛的船票,岛上的各类住宿场所也常常爆满。
此外,大连陆岛客运船只抗风能力相对较低,超过8级大风或者遇到大雾天气客船则全部停运,交通运输的难题成为困扰海岛发展旅游产业的瓶颈问题。“交通问题解决了,才能说海岛旅游开发真正落到实处,海岛旅游才无惧坏天气的捣乱。 ”一名长海县导游道出了很多游客的心声。
记者 陆瑶
相关新闻全省船舶陆续复航
昨日上午8时18分,因避风停靠大连的客滚船“万通海”轮顺利启航,标志着由于台风“梅花”而停航的各航线已逐渐复航。
截至昨日下午4时,大连海事局已安排大连港内、外锚地以及旅顺锚地368艘锚泊船舶中的158艘恢复通航。丹东、庄河、普兰店等地的船舶均已复航。
大连各旅游景区恢复营业。从昨日上午9时起,发现王国正常开园纳客,全部游乐项目均正常;大连圣亚极地海洋世界昨日也恢复正常营业。
来源:辽沈晚报 编辑:许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