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市在经过一月份“开门红”后,旋即由抛物线的顶点迅速向下。3月16日,记者从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了解到,2月乘用车国内销量出现环比和同比下滑,这也是过去27个月来的首次同比负增长。
不过,对于若隐若现的车市拐点,沈城车商认为是由于春节原因所致,而业内人士却坦言,车市向下趋势不可避免。
争议中的车市拐点
记者了解到,由于车企在去年12月“藏”了很多销量留到1月份再上报,1月车市不仅出人意料地“开门红”,还创造出惊人的数字。不过,这一趋势没能延续到2月份。根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虽然同比增长了1.7%,但环比下跌达37.2%;而当月国内终端零售量(不包括出口)仅为88万辆,环比大跌37.3%,同比亦下跌0.4%。
而2月份国内车市的严重下滑,也引发了行业内外有关“车市拐点”的“口水战”。
东风日产东北汽贸专营店市场部经理刘先群认为,现在谈拐点还为时尚早,而2月车市销量下滑,也是情理之中,因为今年2月份恰好赶上春节,而消费者一般不会在春节期间买车。而春节之后,很多人购车也是从过了元宵节甚至是出了正月之后,才有购车的行为,于是乎2月车市真正在卖车的时间多说只有十几天时间。
而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指出,3月车市同样不容乐观,汽车市场下滑的走势很难改变。一是国际油价超100美元/桶,近期国内油价上涨,且还有上涨预期;二是前两年汽车严重超前消费。
车企应该降期望值
在沈阳中联销售服务店总经理刘志明看来,今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全部退出,是车市环比下跌的主要原因。国外的经验表明,刺激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退出的第一年,都会出现汽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下降的局面。与此同时,北京等城市出台限制汽车消费的政策也让车市趋冷。
刘志明表示,由于一些车企已对这种情况有所预期,因此已经缩减了产能。而油价的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层面。
饶达认为,今后汽车将进入调控范畴,车企应该把期望值降下来,避免高目标完不成后,导致一些低级的竞争措施泛滥。
5月份或打响价格战
刘先群表示,三四月份对于车商非常重要,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全年发展的方向,而车商也会根据这两个月的销量,调整营销策略。但从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未见起色。
天津汽车工业销售集团沈阳东北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宫平也表示,为了提升销量,他们目前的宣传投入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倍。
刘志明分析,行情好坏到了“5.1”就能见分晓,虽然目前各车商还是“稳坐泰山”,但等到了5月份,还不见起色的话,为了完成厂家下达的销售任务,就得纷纷降价促销,更何况6、7、8月是销售的淡季,到时,随着库存的积压、新车的集中上市, 5月份很可能将迎来全年购车最佳良机。
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随着优惠政策的相继取消,车企必然要加大优惠的力度。类似比亚迪发动的价格战,是整个市场面临巨大压力下的必然行为,也将引发其他车企的跟进。
来源:沈阳晚报 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