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东北地区>辽宁>辽宁新闻
沈阳:“实名制”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2011-03-01 11:43:41      来源:新华社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沈阳市实施“点对点、人对人、表对表”的实名制就业,服务大学毕业生就业。2010年全市接收高校毕业生10.5万多,已安置97402人,就业率92.1%,比2009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构筑信息网

据介绍,沈阳市近年来遇到前所未有的高校毕业生安置困难。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待业生呈逐年递增态势;二是供需矛盾突出,有关调查显示,电气信息、生物工程、外语、仪器仪表、环境科学、图书档案学、公共管理、统计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而相对缺乏的市场营销、建筑装饰、机电、电子工程等专业所需人才,占需求总量的60%以上,实际生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外省市生源涌入。

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实施“点对点、人对人、表对表”的实名制就业入手,引导高校毕业生将能力和兴趣同市场需求相结合,拓展就业领域和就业形式,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冯连旗介绍,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化配置机制,政府难准确掌控就业状况,所以就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显得异常重要。

沈阳市推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统筹,建立四个包括高校毕业生、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灵活就业毕业生信息基础数据库,不仅毕业生就业实名,岗位信息、登记求职、推荐介绍、培训人员也实行“实名制”。

据记者了解,自2009年6月起,沈阳市选派32名处级干部作为驻沈高校联络员,印制10万张高校毕业生信息表格发放至各高校,并同各高校一起分类统计、汇总,然后把统计出来的数字录入“实名制网格”。2010年,沈阳市又派18名副局级干部分别到55所高校,摸清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底数,实时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进程。

如今,沈阳市形成了市、区县(市)、街道和社区四级毕业生实名制就业信息联网机制。记者在市人社局信息中心的电脑上看到,覆盖沈阳市所有高校毕业生状况的“实名制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详尽记录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就业去向等信息。

多措并举

在推行“实名制”就业进程中,沈阳市广开思路,多管齐下,出台“70条”包括开发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以创业促就业、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普惠制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政策措施,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给予减免助学贷款和报考公务员加分政策;对灵活就业的大学生实行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实行税费减免。

沈阳市引导高校毕业生多种方式分流,促使个人能力和兴趣与市场需求相契合,进而拓展就业领域和就业形式。一方面将大学生纳入普惠制培训范围,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发适宜的培训课目,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开展定单式和定向式培训,提高就业成功率,鼓励科研机构吸纳大学生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方面,沈阳市免收3年工商管理费,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微利项目且资金不足的,可申请2万元至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同时,通过市、区创业孵化基地,为毕业生免费提供创业场地,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为尽快缩小高校毕业生融入社会的差距,沈阳市放宽就业见习政策。对两年内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鼓励他们到就业基地见习,见习期限由6个月延长至12个月,见习补贴资金的60%由市财政承担,具体标准经过两次调整,由原来每人每月210元增至420元,有的区增至600元;对于见习单位支出的见习补贴费用,实行税前列支,并不计入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扩大见习基地规模,基地数增至640家,每年为毕业生提供2万个见习岗位,每周二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举办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双选见面会,为企业与高校搭建桥梁;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考试正式录用的,见习时间作为工龄计算。

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市7839家各类企事业单位面向毕业生提供23.6万个适合就业的岗位,平均每个毕业生约有2.2个岗位可供选择,比2009年增加22%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毕业生实名制就业。

关注贫困家庭大学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他们个人乃至家庭的脱贫速度和生存质量。沈阳市细化出台举措,对困难家庭毕业生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每人至少推荐不少于10个就业岗位;对未找到合适岗位的毕业生,通过省、市、区三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联手,对登记失业困难家庭大学生,实行领导包干负责、分散指标到单位的办法,逐户走访,采取“一对一”援助、“点对点”帮扶等方式,使有就业愿望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百分之百实现就业。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和2010年,沈阳市共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2400多人。

沈阳市人社局局长冯连旗说,困难家庭毕业生本身上大学就不容易,如果找不到工作,本来就很脆弱的家庭会雪上加霜。因此,为困难家庭解忧,就成为该市两级人社部门实名制就业的重中之重。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沈阳市强化跟踪服务,确定了对这部分毕业生“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的管理服务目标。

沈阳市人社部门32名处级干部,进驻全市55所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照10万份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表,一份一份进行实名制普查登记,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走,一个岗位一个岗位的落实,只要有一个特困家庭毕业生没有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就坚决不撤回。

来源:新华社 (记者 姜敏) 编辑:冯媛 许银娟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2011年的中国全国两会适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汇点。在这一节点上,中国已经实现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向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 详细
点击排行
  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等四人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
首批京外政协委员1日6时抵京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