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给你算笔账,我家的房子快拆了,如果我把户口迁到学校,要损失14万。”上大学将户口“农转非”曾经一度是很多农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新学期开学,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流行多年的“上大学跳农门”的观念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从2003年公安部门不再硬性规定大学生新生统一迁移户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的新生选择把户口留在原籍而不再迁到高校。
为什么不愿迁?原因有很多
1
户口在农村能拿补偿金
南师大体科院的大一新生宰勇来自扬州市高邮县,他告诉记者由于老家正在进行城市化改造,土地补偿都是按户口发放,所以他没有把户口迁到学校。
“我一旦迁户口家里就会损失一笔补偿金,”宰勇说,“在上大学前爸爸、妈妈就跟我说了不要迁户口。”来自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大一新生何芳菲也不愿迁户口。她告诉记者,早在上高中时,她就看到家乡不少大学毕业生把户口迁到学校后就很难再迁回来了。“而且,老家建了不少乡镇企业。每年大家可以按照户口分红,一旦户口迁出去了,我们家的分红就少了一份了。”何芳菲表示,近几年内都不会把户口迁出去。
记者了解到,很多新生不愿意迁户口是因为有老家的农村户口可以分到土地及土地补贴,以及乡镇企业分红等福利。尤其是在苏南、浙江省等经济发达的农村,一张农业户口要比城镇户口“值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