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主干道的垃圾桶清洁度较高
街巷垃圾桶自身清洁成问题
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垃圾桶的分布按2005年南京市《城镇环境卫生设置标准》规定:道路两侧或路口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废物桶。具体来说,商业、金融业街道每50—100米设一只,比如现在的新街口正洪街广场一带;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每100—200米设一只,比如中山东路、城东干道等;另外像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每200—400米设一只。
相关人员称,目前南京全市街头共有垃圾桶8000—9000只,由于损坏等原因,每年大概要更换2000—3000只。由于城市规模扩大,比起五六年前,垃圾桶增加了3000多只。
规定要求垃圾桶外壁每日要清洗一次,保持桶壁的干爽。但是内壁没有明确要求,只是要求清掏干净。而且有条件的环卫所,最好给垃圾桶套上垃圾袋,进行袋装化,比较干净。由于经费等问题,并不是所有区都能这么做。
规定
垃圾桶怎么设,有详细标准
商业街每50-100米设一只
垃圾桶到底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市民观点不一。
正方:效仿国外少设垃圾桶
罗先生在日本工作了近三年,他说,“日本的街边一般都不设垃圾桶,除非一些特殊场所,比如游乐场等。”他说,通常人们如果有垃圾要扔,就会放入袋中,带回家再进行分类处理,然后按照大家约定俗成的时间,放到小区内一个指定收垃圾的空地。“比如周一、周三收可燃垃圾,周二收餐厨垃圾,垃圾当日清除。”他觉得,国内也应该对此效仿,少设垃圾桶,培养人们在公共场所不扔垃圾的习惯,而随着南京推进垃圾分类,可以促成人们将垃圾带回家处理的习惯。
而山西大同市采取垃圾桶进小区或环卫工人进小区收集垃圾等方法,推进马路垃圾桶改革,已有至少50%以上路面告别垃圾桶。南京市民刘先生认为,如果南京一条道路上有十几只垃圾桶,而且基本每只垃圾桶都处于敞开的状态,夏天高温下散发腐臭味,等于这条路上就多了十几处污染源。
反方:现有国情下不能“少桶”
不过,对于少设或不设垃圾桶的建议,更多的市民感觉不可思议,“路上没有垃圾桶,那垃圾怎么办?往哪儿扔?我觉得垃圾桶越多越好。”市民小林拿自己举例说,早上买早饭,一杯豆浆两个包子,边走边吃,等走到公交站台,正好吃得差不多了,吃完后的垃圾肯定要扔。如果站台上没有了垃圾桶,那油腻腻的食品包装袋难不成还要装进自己的包里?
市民徐先生也认为,垃圾桶必不可少。他举例说,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喝饮料的、吃冰棍的、抽烟的,还有不少吃零食的,产生的垃圾自然也是随时扔进垃圾桶。不然,这些垃圾很可能会直接扔在马路上,到时候环卫工的工作量更大了,“事实上,现在就算设了不少垃圾桶,还是有人扔垃圾不注意,扔到外面,或者干脆扔在路上。我经常看到有环卫工忙着捡地上的废弃包装袋或是烟头。”持这种观点的市民认为,在现有国情下,设置垃圾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