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难题
房价上涨过快、交通拥堵严重……
蓝皮书的副主编宋迎昌介绍,当前中国遇到了很多复杂尖锐的问题,不容回避,也是下一步民生改善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农民工的工资和城镇职工工资比例差距越来越大,2005年比例是1.73,到2008年1.8,2009年是1.9,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2006—2009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住房价格都过快上涨。
——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汽车数量增加很快,交通拥堵严重。
——城市养老准备不足。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比例占到了9%以上,一般认为占到8%就进入老龄社会。但目前社会公共设施明显不足。
——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低保人口比重从1996年—2009年逐渐攀升。农村低保人口比重比较平稳,而城市是大幅度攀升,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城市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两倍左右。
——城市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过大。各个城市都表现得非常明显,择校热、择校难,上好的学校难度非常大。
——城市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滞后。从医院就诊人次看,综合医院占了35.0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仅占6.87%,和强调在社区看病背道而驰。
——城市人居环境面临重大挑战。2009年数据显示,城市公共环境保护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满意率平均只有77%。2009年,全国近两成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预测未来
2019年,“橄榄型”社会结构首现
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年均增长3.8%。
根据蓝皮书预测,从2010年到2025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将以每年2.3%的速度扩大,到2020年将接近47%左右,在2023年前后可能要突破50%,在2019年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可能首次超过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比重,即所谓“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将首次出现。
农民工将纳入住房保障
蓝皮书中提到,“十二五”或更长时间要将农民工纳入到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中。建议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完善住房保障的配套法规;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
1998年后经适房为部分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但同时也存在重建设、轻管理,对购买对象审查把关不严;对建设标准缺乏有效控制,户型面积偏大等问题。城市低收入住房保障体系要针对保障对象收入水平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逐步取消现行经济适用住房,保留廉租住房政策,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政策。
蓝皮书建议
发生拆迁冲突 干部任免一票否决
对于城市拆迁问题,蓝皮书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建议:严格限制政府组织的拆迁;提高补偿范围;严格规定最低补偿费用为以同区平均价格购买不超过7年楼龄的同样面积住宅一套。
建议改革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政策,把城市拆迁导致的群体冲突当作任免的一票否决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房屋拆迁听证制度;四是建立协调机制,充分沟通拆迁户与政府的诉求;五是提高补偿标准丰富拆迁安置手段,把城市拆迁完善到城市搬迁。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张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