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南京禁烟调查:餐厅酒店烟最难禁
2011-05-31 19:25:01      来源:扬子晚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这烟为何就禁不了?!

除了人情世故还有经济因素

新华社撰文称,“禁烟难”难在3点

5月31日,当又一个世界无烟日到来,检视我国数年来控烟的努力,媒体和专家的评价总离不开“失败”二字。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全国多个城市走访发现,公共场所禁烟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禁烟难到底难在哪?

有禁无罚,“禁烟令”难以操作

一些部门执法人员反映,卫生部的“禁烟令”,只规定了公共场所禁烟,却未规定任何处罚措施。有法律人士认为,缺少惩罚措施,会影响法律的威慑力,“因为违法成本太低,甚至没有成本”。

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效羽说:“缺少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认定,要想发挥规范作用是很困难的。”

广州市26日对外通报控烟阶段总结,承认对于个人违法吸烟的执法,存在公众劝阻缺失和执法取证难问题,而当日主管部门的通报中也未见任何有人因违法吸烟被罚的信息。

事实上,广州控烟条例制订之初,就确立了一个包括卫生局、公安局、教育局、市地铁总公司等15个部门分工负责的控烟管理体制,声势浩大。随后遭遇了公共场所“禁烟难”的尴尬。有人戏言“一支烟”难倒了15个部门。

“公共场所禁烟,除了对消费者执行外,在烟草生产、销售、税收等环节还要有配套措施,‘禁烟令’才不会变成一纸空文。”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小章说。

“吸烟危害”不敌“烟草利税”?

烟草部门的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利税6045亿多元,同比增加876亿多元,增长16.95%。

“吸烟的危害不可谓不大,但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公众对此淡然处之,缺少了这股巨大的社会力量,有关部门的单一执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说。

他说,“禁烟难”问题涉及减少烟草需求与增加烟草供给的矛盾,由于烟草行业可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加上烟草行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控烟行动可能带来的“负效果”会削弱一些“利益攸关方”的积极性。

烟草行业上交利税高,是控烟遭遇阻力的重要原因。然而研究显示,历来被认为利税大户的烟草行业,对于国家来说其实早已是赔本买卖。我国烟草业的社会净贡献从1999年开始就变成了负数,到2010年发展到负618.45亿元,这一趋势还将加剧。见小利而忘远忧,实乃大忧。

烟是应酬拉关系的重要物品

也有专家认为,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问题才是“禁烟难”的深层次原因。梁理文说,“烟搭桥,酒开路”,在中国的社会习俗里,“拉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抽烟,递上一支烟,陌生人也能掏心窝子说话,而且在不少应酬场合,香烟更是不少人士“联络感情”的重要物品。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智平说,香烟文化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积弊很深,非短时间可以消除。“而且一些时候吸烟者处于强势,比如在餐馆,顾客是店主的衣食父母,很难让顾客不吸烟。从根本上说,文明意识和公共道德的缺失,是公共场所禁烟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邓智平说。综合新华社稿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预算公开
>> 详细

各地新闻
伟大历程>> 详细
点击排行
  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朱灵在纪念中国日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