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务院要求各重点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最后一天,在先期全国已有42个城市公布调控目标后,南京踩着“大限”在晚上6点公布了20111年度房价调控目标。其中要求2011年度南京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明显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并同时低于2010年度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具体不得高于10.4%。
首提房价涨幅要两个“同时低于”
与此前全国其他城市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一样,南京市今日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也与当地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相挂钩。不过,除了要求房价涨幅要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外,南京还同时要求其低于2010年度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记者了解到,要求房价调控目标同时满足“两个低于”,在此轮全国各地公布的调控目标中还是首个。
南京市住建委有关人士在答记者问中表示,“两个低于”表明了南京市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和魄力。据介绍,2010年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为11.01%;201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为11%;2010年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南京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为10.4%。按照“同时低于”的要求,即今年南京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应低于10.4%。
购房者:担心调控目标成涨价目标
南京的房价已经很高了,如果再涨10.4%将是怎么一个状况?南京市房价调控目标甫一公布马上引起不少购房者和网友的争议。
家住龙江新城市广场附近的市民翁先生说,现在龙江的房子大多奔2万元/平方米了,如果再涨10.4%,岂不要到22000多元/平方米了,“现在房价基数大,稍微一涨就几千块钱没有了”。网友“三房两厅”也表示,如果都允许其涨价10%,这个调控目标岂不是成了涨价目标,对于很多拿捏不定的开发商而言,这样一个调控目标又会不会给其心理暗示呢?
对于南京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不少市民和网友担心,如果市场稍有好转,这一目标会不会立马变成开发商的涨价目标。
局长释疑:是“低于”而并非是要“达到”
据了解,在此前已公布的40余城市年度“限价令”中,实际上除北京外,没有一个城市出现“降”字。对于市民和网友的质疑,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认为,所谓的调控目标是个控制性的目标,重点在于控制上限,意思是肯定不超过这么多,至于具体是多少,是涨是跌,并不能确定,得看实际情况。
“不是说目标定在多少就非要涨多少。”张辉特别强调,不能把目标误读为助涨。对此,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住房保障局局长郭宏定表示认同。他与本网记者通电话中表示,“我们公布的调控目标是低于10.4%,并不是说要达到10.4%,是低于而非是要达到”。
保障房和一房一价成主要控制手段
南京市住建委有关人士表示,为了确保调控目标的实现,今年还将主要采取五方面措施,包括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保障房开竣工建设、继续执行差别化信贷、实行“一房一价”、加强市场分析等。
值得关注的是,加强保障房建设和“一房一价”作为确保调控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被重点提及。据悉,今年南京全市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面积要达到6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要达到300万平方米的任务,保障房建设面积的大幅提升将对房价上涨起到有效抑制作用。此外,作为调控房价的“杀手锏”,“一房一价”也在此次调控措施之中。南京市住建委有关人士表示,2011年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须明码标价、“一房一价”, 同时开发商申领预售许可证必须申报价格,且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必须重新申报。
业内:今年市场转暖将更难
“今年市场更难转暖了。”对于刚刚出台的房价调控目标以及一系列调控措施,南京不少开发商表示市场不容乐观。“今年房价本身能涨个1%——2%就不错了。”同步房地产投资顾问(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勋表示,只要大的调控政策方向不调整,今年的市场便不可能转暖。
南京网博地产机构总经理孙海坦陈,南京的房价涨幅控制目标和业内预期的10%相差不大,所以对市场不会有实质性影响,但这也传递给市场一个预期,即房价不会下跌,但涨幅也不会大。他认为,从目前的市场看,多重政策之下,政府的房价调控目标是有充足空间的,房价整体涨幅应该能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
专家:调控目标是均值 个盘涨幅关键看市场
“其实所谓的调控目标只是个均值。”一位从事地产研究多年的高校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在控制房价涨幅的时候,除了“一房一价”外,对于单个楼盘房价涨幅的控制并没作具体要求,而整个调控目标,应该是取全市房价涨幅的一个均值,这对于单个楼盘的涨跌并没有参考意义。
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坦陈,房价的涨跌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比如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住房的结构变化、市场正常的波动等,都可能客观上造成正负5%——10%左右的波动,而这些确实很难主动的控制。对此,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孟祥远支招,既然市场是多元化的,客群也分为高、中、低端,那么在调控中也应该采取分级控制的手段,比如高端市场放开、普通住宅和保障房市场则采取更严厉的手段和目标来控制。他表示,只有找到了适合市场规律的手段来调控市场,才有可能有成效并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据官方网站南京网上房地产统计,截至到今天晚上6点,今年前三个月南京全市共成交商品住宅11508套,其中一月份7188套,二月份2172套,三月份2148套;跟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楼市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环比降幅达三成。一季度以来,“限购令”等调控措施的出台让南京楼市销量迅速下滑,而刚刚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无疑将让楼市再临考验。
新闻链接:
南京市住建委《关于公布南京市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通知》的答记者问:
一、问: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计算的参照标准是什么?
答:新建住房价格指数采用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权威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作为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的数值依据。从今年1月份起,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采用网签数据,统计方法更为科学,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房价及其变化情况,作为房价控制目标的参照数据具有权威性。
二、问: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如何理解?
答:公布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中,2010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为11.01%;201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为11%;2010年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为10.4%。
今年我市人代会通过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目标是11%,我们通过增加供应、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等举措,确保今年的新建住房价格涨幅明显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同时低于去年的新建住房价格涨幅。(编者注:据上段,201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为11%,2010年度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为10.4%,按“同时低于”的要求,即今年新建住房价格涨幅应低于10.4%)
三、问:严格控制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严格控制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确保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实现,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确保保障性住房(含公共租赁房、拆迁安置房)、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有效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满足合理的住房需求。二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今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的任务;统筹协调,加快推进迈皋桥、花岗、岱山、上坊四大片区100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建设,全面推进新增10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启动工作;完善体系、细化政策,积极发挥保障性住房解决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有效平抑房价的重要作用。三是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四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和住房价格动态监管,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上市必须明码标价、“一套一标”,同时积极抓好住房价格申报工作,申领预售许可证必须申报价格,且开盘价格应与申报价格一致,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必须重新申报。五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有效维护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的发展。
四、问:南京市在制定新建住房控制目标时为何主要参考的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这项指标?
答:在经济发展目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住房支付能力等三类指标里面,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作为房价控制目标较为合适。主要因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存在较为直接的因果关系,能够直观反映广大购房者的购房能力,容易被社会各界理解和接受,兄弟城市也主要参考这项指标。
五、问:目前我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如何?
答: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精神,根据国办发[2011]1号、苏政办发[2011]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出台了宁政办发[2011]1号文,并且同步出台了相关细则,并得到认真落实。新政实施一个多月来,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得到明显遏制,商品房市场成交量有所下降,商品住宅成交价格趋于平稳,不少楼盘采取了打折促销等优惠措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认真贯彻国家和我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六、问: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何具体措施?
答:住房问题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问题。市委市政府把加快保障房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大工程,作为政府执政为民的重大责任,务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建成保障性住房1300万平方米、近11万户住房困难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迁入了新居。今年,我市在启动实施10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将再选址规划1000万平方米,同时将研究出台公共租赁住房办法,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供应管理办法,有效解决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加快实现“住有所居”。我们将加大组织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强化质量、强化管理,把保障房建设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张少虎 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