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泽同志简历
杨卫泽,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常州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学位,工程师。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入党。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委员、十一届常委,十届、十一届省人大代表。
1981年8月至1996年8月,先后任江苏省交通厅计划处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江苏扬子江大桥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部经理,江苏省交通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期间,1986年5月至1988年5月下派徐州市邳州市加口乡人民政府任乡长助理)。
1996年9月至2000年11月,先后任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党组副书记、书记,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兼江苏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董事长,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长江口航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期间,1997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
2000年12月至2004年10月,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2002年9月起兼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苏州工业园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副主席等职(期间,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参加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学习)。
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兼无锡市委党校校长(行政学院院长)、无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兼无锡市委党校校长(行政学院院长)、无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期间,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011年3月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
杨卫泽个人情况介绍
杨卫泽,男,1962年9月出生,江苏常州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学位,工程师。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4月入党。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委员、十一届常委,十届、十一届省人大代表。
1981年8月至1996年8月,先后任江苏省交通厅计划处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江苏扬子江大桥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部经理,江苏省交通厅规划计划处处长,期间主持研究完成的《江苏省南北通道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干线公路网建设规划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具体组织完成了江苏省交通发展“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以及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等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1996年9月至2000年11月,先后任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厅长,党组副书记、书记,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兼江苏高速公路集团公司董事长,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长江口航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期间全面组织建设了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干线公路网化、县乡村公路通达、京杭运河船闸扩容和港站枢纽开发五大跨世纪交通战略性工程,提前开工建设了苏北地区近千公里高速公路和苏南地区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沿江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优质建成了江阴公路大桥和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等一大批交通工程,使江苏省的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建成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他还在推进交通发展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法治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000年12月至2004年10月,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兼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苏州工业园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副主席等职,期间苏州市经济总量从全国各大中城市第六位跃升到第四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跃居前列,苏州创建成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获得2004年CCTV十大最具活力城市年度大奖,苏州工业园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成功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等重大国际性会议和活动。
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兼无锡市委党校校长(行政学院院长)、无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任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兼无锡市委党校校长(行政学院院长)、无锡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期间无锡在全省率先以县为单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先后跻身省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第一个全区域通过验收的国家生态城市、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全区域荣膺“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地级以上城市;主持提出了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草案),强力推进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建设;率先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即“530”计划和无锡“千人”计划),探索建设人才特区,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无锡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技术跃居世界首位,集成电路制造和技术跃居国内城市首位,物联网研发和标准跻身世界前列,原创动漫和离岸服务外包跃居全省城市首位;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功化解太湖供水危机,太湖综合治理重点工程五年任务三年基本完成;深入开展平安无锡、法治无锡建设和幸福市(县)区建设活动,有力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城市长治久安、社会公平正义。
2011年3月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据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