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跳橡皮筋,刚落地童年已去,就把它藏心里,有种美丽叫回忆……”近日,一首名为《跳皮筋》的歌曲蹿红网络,跳皮筋等属于几代人童年记忆的画面再度浮现。当人们追忆远去的“跳皮筋”符号时,如今的中小学女生怎么锻炼身体?阳光下的校园里还有多少像“跳皮筋时代”一样灵动的倩影?
这是吉林省长春市某中学的一堂体育课:孩子们在完成5分钟热身后开始自由活动,比之有球类活动可供挥汗的男孩,大部分女孩三三两两地散在操场各处嬉笑聊天,有的女孩则偏处一隅独享手机乐趣。跳皮筋、丢沙包等昔日女孩子非常喜欢的运动似乎早已与这些学生“绝缘”,她们更多地是在体育课上享受静态的欢乐。
“除了必须要参加达标测试外,体育课上我们几乎都是散散步、聊聊天、看看热闹。”初一女生小张一脸轻松地徜徉在操场上说,每周2节体育课,男女分开上,大部分时间依照个人兴趣消遣。
女孩在体育活动中“以静代动”,这一现象如今并不罕见。五年级的尹同学是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她说:“我也不知道体育课该玩什么,大家就愿意‘八一八’有意思的事。”
长春市绿园区某高中老师评价:“每年入学军训,隔一会儿就得被抬出去一个晕倒的。女孩本身就没有男孩好动,现在的女孩比以前更懒,跳皮筋早已成历史了。”
上世纪,跳皮筋等传统运动曾是校园女生的重要体育活动内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孩们的兴趣也逐渐被互联网、电子竞技等取代。一名体育教师感慨,女孩怕脏怕累的心理影响着她们的活动选择,而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制定的教学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们的喜好。
坐在操场一旁玩手机游戏的严同学说:“我们学校体育课已经开始选修,还能选跆拳道,但女生普遍兴致不高。”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已6年多,但在许多学校完成得并不理想。“每天锻炼1小时”的形式化、青少年娱乐选择的多样化、以中高考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单一化,令活跃程度本就弱于男孩的女孩们更加不爱运动。
专家指出,进入青春期以后,受升学压力及身心差异等影响,女孩子普遍存在动作迟缓、协调能力下降、畏难情绪增加等情况,加之学校和家长在学习成绩和体育锻炼的平衡中更注重前者,导致近年来中小学女生体质持续下降。如不能创新教学模式且有针对性地引导,像“跳皮筋时代”一样健康活泼的女孩将会越来越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