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1000万套保障房已不差钱?未来建设何去何从
2011-07-20 10:10:19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保障房政策何去何从 仍需加大投资融资渠道

在预测今年保障房开工建设目标能否按时完成的同时,有学者将目光投射到未来:现有的住房保障政策将如何完善?未来保障房建设何去何从?

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下一步楼市调控的基调:一手抓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一手抓保障房供应,从而促进房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

如此来看,中央政府狠抓保障房建设,在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问题同时,也将有助于平抑高房价的调控目的。

“保障房投资、建设、运营的管理平台建设等问题还亟待破题或完善。”刘洪玉指出,投入保障房建设的社保、保险、公积金、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既不像银行贷款,也不可能直接去拿地建房,需要有一个融资、投资管理平台来汇集资金来源渠道,承担受托投资管理责任。

7月中旬成立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已在这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据了解,该中心是北京有史以来一次性注资最大的国有企业,市财政直接注资100亿元,将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投资。

在目前的保障房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是对开发商的吸引力不足。顾云昌建议,公租房建设应效仿“香港公屋”建设模式,由政府委托企业进行开发,最后由政府统一回购,“哪怕利润低一些,但一定要保证开发商获得基本收益”。

同时,业界还迫切期待《住房保障法》能够适时出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建议,住房保障目标、管理监督机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手段、保障资金来源及相关配套政策应通过法律进行规范,明确政府保障房建设职责,确保具体操作中公开、公平。

“应该说,从促进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角度看,目前关于保障房的土地供应、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与质量、融资、分配、使用管理等环节的各项政策已经很多,”刘洪玉说,“现在需要做的是,应逐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去力行。”

来源:人民网 编辑:冯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最高人民法院:腐败智能化期权化现象突出
人民日报:没有一个好环境就不可能解决南海问题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