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诺: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推动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2011年,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中国需要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出口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引进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和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更加深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将继续与世界分享自己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正在成为全球重要市场。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不仅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而且进口也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众多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
从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零部件,到东南亚的水果;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到拉美的农产品;从中东的石油到非洲的矿产,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而产生的所谓“中国需求”,正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当中,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
路透社报道说,目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以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公司为例,今年前11个月,通用公司在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217万辆,明年还将进一步超过250万辆。
此外,中国作为正在兴起的对外投资大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为当地增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作为全球重要投资目的地,不断完善、规范投资环境,也为跨国企业和全球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选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少中国企业奔赴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从新加坡到英国伦敦,再到美国纽约,一大批创新型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为全球投资者参与中国发展进程、分享中国发展成果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是互利共赢的发展。
中国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将与世界一道谋求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彭博社认为,中国正努力实现从依赖工业投资和出口转为发展个人消费和服务业的转变,这种转型也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
这既是中国在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
在2009年9月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美国匹兹堡峰会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共同提出了“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在今年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和首尔峰会,以及日本横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实现平衡、可持续增长已成为各方共识。
中国扩大内需,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快壮大服务业,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所有这些,就是为了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更好、发展效益更高,就是为了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是中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期待,也是对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贡献。
来源:新华网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