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中国事 世界势——中国经济走向的全球意义
2010-12-15 22:31:02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在全球化时代,这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的事情。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受到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用“意义重大”来形容刚刚闭幕的这一重要会议。

中国事 世界势——中国经济走向的全球意义

资料图片: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的确,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势无疑将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变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尘埃尚未落定,在即将到来的2011年,中国将再次与世界共迎挑战、分享机遇。

中国判断: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一波三折,中国将与世界继续同舟共济

印度《经济时报》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这既是中国对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也是未来一年世界经济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

自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过去三年多世界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在2008年秋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后,世界经济一度风雨飘摇,并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下滑。

面对危局,中国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的框架内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世界经济触底反弹。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世界经济逐步走上了缓慢、长期的复苏之路。

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随着发达经济体政府刺激政策效果逐渐减退,而私营部门尚未顺利接过推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步伐开始放慢。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为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并不均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总体较好,而发达经济体则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及金融等关键行业复苏乏力、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居高不下等问题,经济复苏进程受阻。

应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各方共识,但具体工作进展缓慢,酿成国际金融危机的体制性、机制性深层原因尚未消除。

与此同时,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均面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飙升的问题,特别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危险仍未消除。此外,保护主义阴影挥之不去,美欧日央行维持超低基准利率、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新的“热钱”投机、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

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在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当中,中国和国际社会唯有加强合作、团结一致,才能尽早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这既是中国的判断,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记者田俊荣)中国银行业协会15日发布《关于加强银行服务收费自律工作的六点共识》。该共识提出,在进行科学成本测算基础上,对自助机具及电子银行业务等相关服务项目尽可能给予优惠,鼓励引导客户更多使用自助机具及网上银行服务。>> 详细
点击排行
  住建部规范租房 出租隔断最高罚3万元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出台 明年2月1日起施行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