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商品房限购城市数升为十四个 调控效果已显分化
2010-10-20 13:41:5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业内声音:

“限购”之后 增加供应成关键

“明知是供求矛盾造成的结果,却用限制购买而非增加供给的方式去对付,又岂会有好的结果?”任志强在其博客中质疑道,这种做法会误伤了大量居民改善性需求。

一方面,如果限购仅仅是临时性措施,那么在供给没有有效增加的情况下,需求只能暂时被压制,最终会爆发并导致房价报复性上涨;另一方面,如果长期执行限购政策,成交量长期低迷,开发商回笼资金受阻,就只能以缩减投资的方式应对调控,供应无法增加,依然无法满足被压制的需求。

“即便新一波调控已经登场,依然会有部分资金想要通过投资房地产达到保值升值的目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又相当复杂,比如说,产业资金正在经历金融化,传统制造业不景气使大批资金急需找出路;境外游资又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其中不少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在这一情况下,既然只能购买一套,那些仍然愿意投资房产的资金,开始倾向于选择高总价的物业,尤其是高端公寓和别墅。因此造成新政出台后上海豪宅却逆势而行的状况。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面对“限购”,市场上的卖方也并未如想象中那样恐慌,反而普遍心态平稳。“现在政府宣布动用新政手段限购商品房,就像当年凭粮票买东西一样,等于变相宣布房子是紧缺商品。”开发商如此解读这次的调控政策。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认为,限购是调控政策的一柄“双刃剑”,只能作为暂时性的过渡政策。“需求并没有消失,限购就像闸门一样暂时拦住了洪水,但水位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流动性充裕、CPI上涨的局面下。”聂梅生表示,限购必须辅以必要的配套举措,如切实加大供应、进行长期制度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否则只能成为市场的巨大隐患。(记者朱楠)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马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