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中国廉价药缺口达300余种 医生吃回扣成重要原因
2010-08-19 13:47:4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专家观点

医药不分家 药价难下降

不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医改专家朱恒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中国现在不可能有廉价药存在,在公立医院得不到补偿的前提下,药价里实际上已包含了部分医务人员的劳动成本在其中。

“一个医生的劳动,其实担负着两三个医院员工的劳动成本在其中,换句话说医生开给你的处方里除了药品本身的价格之外,还有医院的运营成本、医生低待遇的补偿、护士的工资等等”。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不变,高价药始终比廉价药受欢迎。

他建议,目前在比较难让医药分家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尝试按人头付费或者按病种付费等方式,来切断医院与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让药价回归合理,让药品回归其单纯治病的属性。

廉价药短缺3大原因

A 医院声称:

厂家没利润不愿意生产

这些廉价药为何短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相关人士表示,有些药物尤其是急救类的药物,本身用量不大,而且上市多年,价格也比较低,生产厂家也比较少。有的是因为原料紧缺生产跟不上,也有的是因为政府定价太低,企业觉得没利润,根本连招标也不参加,直接放弃市场,转投生产利润更高的产品。

“比如西地兰这药已经上市几十年了,效果很好,也很便宜,病人使用量不大,一天最多只能用两支,但是这个药的价格太低,厂家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其实像这样的好药即便10元一支,对病人带来的实惠也是大于现在的。”刘泽称。

医院的说法不无道理,几块钱一支的环磷酰胺注射液此前全国有十多家企业生产,而现在只有江苏恒瑞等一两家,更多的企业转产价格高达上百元的异环磷酰胺。这对天天要用该药的白血病患者来讲,带来的经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B 药厂声称:

廉价药在医院受医生冷落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目前针对廉价药短缺的原因,典型的说法就是由于药厂不愿意生产廉价药、经销商不愿意经销廉价药、医院和医生不愿意使用廉价药,最终使得廉价药的可获得性存在很大问题。

“这样的说法貌似公允,然而却并不符合事实。”牛正乾说。公立医院把持着全国8成左右的药品销售终端,面对众多药厂和经销商,处于买方垄断地位。同时又垄断着处方权,双重垄断直接导致了医院对用药市场的垄断。因此廉价药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医生不爱用,自然就没有市场需求,药厂自然不愿意生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