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经济
学者建议降低社保缴费 缺口由国企利润填补
2010-08-16 09:00: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眼下,收入分配改革备受关注,改变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劳动者报酬,让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然而,改革在具体层面上仍面临不少“两难”选择:哪些事情让市场做主?哪些事情要政府来管?企业和职工利益该如何平衡?

“涨薪”热潮涌动,企业压力骤增

提到涨工资,从安徽到东莞市嘉顺针织厂打工的小王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工资是涨得最多的,从每月1300多元一下子涨到了1800元,涨幅超过30%。”小王说,今年一年涨的工资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多,确实让人惊喜。

在东莞,很多打工者都像小王一样,沉浸在“涨薪”的喜悦中。今年以来,东莞市工资平均上涨20%,最低工资标准也由770元上调到920元。在全国,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随着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在各地逐步推开,新一轮“涨薪”热潮涌动,多年来增长缓慢的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报酬开始有了明显增长。

然而,工资成本上涨,也使那些利润空间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浙江、广东一些中小企业主表示,企业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努力和奉献,企业效益增加了,给职工涨工资是应该的。但是,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生产的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很小。现在,企业仍未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不少企业维持生存尚且困难,再给工人涨工资确实是力不从心。

收入分配改革,重点是增加劳动者收入。一方面,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工人收入偏低,增加他们的收入已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涨工资又会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经营发展不好,职工增加收入就成了无源之水,不仅难以持续,甚至保“饭碗”都会成问题。看来,解决收入分配改革中的“两难”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消除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之间的“跷跷板”效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打击假冒产品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
>> 详细

各地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将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实行“一费制”。>> 详细
点击排行
  香港宣布申办2023年亚运会 预算60亿港元
官场现形记:细数2010年落马贪官七宗“最”(组图)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