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向专家赠送国学专著
民盟教育论坛在河南大学举行
8月24日,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为主题的民盟教育论坛在河南大学举行。来自民盟中央,民盟河南、安徽省委以及河南大学的高等教育界专家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得失、建设创新型大学以及地方高等学校发展的困惑及出路进行了交流研讨,专家呼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高校评价不看水平,只看数字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光谦院士在论坛中说,目前金钱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大学好坏的“科学”指标,而钱学森之问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质在于创新”,他建议“建设创新型大学”应该成为河南大学百年跨越式发展的口号。
“教授都踩着数字走,与数字无关的不关心。”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主委刘光复说,大学实现从纯教学型到教学研究型的转型中,量化学术在当初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不能是高校评价体系的唯一标准。“教育评价不看水平,只看数字,导致学术价值观扭曲,学术逐渐成了显示成就和权力的标志。”
刘光复说,不少教授脱离基础工作岗位,离开教学第一线,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转化。“潜心研究的人少了,争指标、争数字的人多了。”
对“办人民满意教育”存有困惑
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党中央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列入十七大报告,目前人民对教育数量满意了,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认定和布局仍存有很大困惑。
“教育部直属重点高等院校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一、面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中西部13个省区的高等院校从数量上看明显少于东部,迄今没有一所中央财政支持的大学。”娄源功说,优质教育资源的认定和布局不合理、不科学,中西部高校缺少中央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缺乏平台,这与西部大开发、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不相适应,人们对“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政策落实仍有很大困惑。
优质教育资源应向中西部倾斜
王光谦院士指出,河南高等院校肩负着为1亿河南人建设中原经济区培养人才的重任,但目前缺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支撑。
娄源功说,“大城市不能没有大学,但大学不能都在大城市。”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认定缺乏科学性,其布局也缺乏合理性。他建议,教育公平首先要实现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会造成人们受教育机会的不公,进而导致将来的人才流失和收入分配的不公。
与会专家纷纷呼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让高校回归本位,让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常城 通讯员 许诺)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