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河南>本网专稿
河南淅川南水北调外迁“移民”不舍故土
2011-08-25 13:27:28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河南淅川南水北调外迁“移民”不舍故土
欢送移民仪式 向明超摄
河南淅川南水北调外迁“移民”不舍故土
在家乡的故土上最后留影(向明超摄)
 
8月25日,随着淅川县滔河乡张庄村312户1192名移民和大石桥乡大石桥村255户1029名移民分别踏上前往许昌市襄城县王洛镇、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新家的征程,淅川县第二批移民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这也标志着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农村外迁移民搬迁工作圆满结束。

截止8月25日,16.2万库区移民,已累计搬迁15.26万人,占总任务的94.2%,已基本完成。8.6万第二批移民已顺利搬迁7.67万人,剩余的0.94万淅川县后靠、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和郑州市安置的4个社区移民将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移民搬迁任务。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也是工程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中线工程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渠首开闸引水,到达北京团城湖,向北京、天津和沿线20多个城市供水,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

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1958年9月动工,1973年建成。正常蓄水位157米,淹没淅川县土地面积362平方公里,其中县城1座、大小集镇14座,最富饶的丹阳川、顺阳川、板桥川三川平原的28.5万亩耕地淹没殆尽,楚国始都丹阳也从此沉睡江底,动迁移民达20.2万人。淅川移民搬迁工作从195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历时20年,先后分6批进行,安置在青海省2.2万人,湖北省6.9万人,河南省淅川县9.6万人,邓州市1.5万人。淅川移民主要分布在库区12个乡镇,278个行政村。

为保障中线工程供水,丹江口大坝自2005年9月开始加高续建。坝顶高程从初期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总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新增淹没面积370平方公里。水库淹没淅川县土地面积144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185个行政村,1312个村民小组,动迁人口16.2万人。淹没3个集镇,36家工矿企业和大批基础设施,各项静态损失达90亿元,主要淹没指标居库区两省六县市之首,相当于湖北省库区五县市总和。

“移民搬迁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我们精心部署,科学组织,创新方法,从而推动了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成功破解了这个‘天下第一难’。”淅川县委书记、县移民指挥部政委袁耀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向明超 生俊东)编辑:于姝楠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首届"和美西藏"美术作品大赛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人大常委会讨论老人权益 有提议"常回家看看"入法
刑诉法修改涉及七个方面强化反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