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0元买来了15家的和谐,值了,赚大了!” 河南省唐河县司法局祁仪司法所长张吉洲高兴的说,忙了近一个月建房摔伤赔偿纠纷调解一案随着建房者、受伤者家属、施工盖房者三方协议的签订,乡亲们握手言和,张所长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原来,今年7月19日祁仪乡王油坊村村民徐某一行十三人在祁仪街给王某建新房时,由于房梁歪倒致使徐某等人从房上掉下来,徐某被摔成腰骨骨折造成重伤,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治疗,产生医疗费用6万余元,伤者家属纠集20余人到建房者王某家中讨要说法,王某也打电话喊来了10多位亲属,械斗一触即发,在危机关头,王某用电话向司法所求救,张所长带领干警迅速赶到现场,一面安抚伤者家属,一面向乡领导汇报情况,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当场指示建立以司法所为主派出所、信访办、城建所等相关部门配合的7.19矛盾处理小组,要求司法所全力介入,全权处理,确保纠纷在域内化解,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
群情就是命令。张所长二话没说,找来乡信访办主任、村建所长、村支书和村专职民调主任,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经过调查了解,伤者徐某还在县医院昏迷不醒,家中上有60多岁老母,下有八九岁的孩子,妻子小菊在医院日夜陪护着徐某,为了治病借遍了亲戚朋友,眼看预交的费用又没了,马上就要断药。建房者王某为了给儿子说亲,把积攒几年的积蓄全部用来买建房材料,自己的爱人还不知去向,现在事故一出,无疑晴天霹雳,雪上加霜。
张所长了解情况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眼看受伤者处于停药危险,就是没人愿意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仔细的考虑和研究,事故小组提出由建房者、在场施工的13个工人以及受伤者个人按比例承担医药费的方案。于是连夜通知施工的13个工人,由于13名工人分散在祁仪东南山区行政村多个自然村,直到深夜12点才把人员召集齐,可大家认为自己不应承担徐某的医疗费,协商不欢而散,调解工作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解不开的疙瘩”张所长心里想,暗暗告诫自己坚决不能放弃,还有人在医院等救命钱啊。为了打开僵化局面,张所长在兼顾日常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深入13位施工工人家中逐人做工作,从法理到乡情,从事故责任到现实状况,讲明利害关系,说清责任后果,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涉及13家的施工者终于同意为受伤者徐某补偿9500元,房主王某同意承担9000元,剩余的由徐某自己承担。8月22日晚上,张所长将建房者、受伤者家属、施工盖房者三方召集到一起,就在签订协议当面交款时,房主王某以确实经济困难、已借不来钱为由,只能支付8800元,少付200元;施工工人以一人为聋哑人,他没有工钱还需替他拿300元没人垫支为由要求少付300元;受伤者家属更是叫苦不迭,自己花了2万余元,忍气吞声答应了18500元的补偿,可眼下又少了500元,不行就上法庭。
眼看努力一个多月的成果就因500元就要泡汤,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十几个人还没吃饭,房主的小孩在一旁哭闹要吃饭,房主说我接了许多家还差着一点,实在借不来了。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张所长想到这次协商不成有可能给15户群众的家庭带来预料不到的损失,房主和受伤者也可能因此成为世代仇家,当机立断自己掏腰包500元促成和解协议。晚上11点钟,三方当场签订了协议,给伤者兑现了补偿款。
就这样,张所长用500元“买来”了15户涉及近80人的和谐。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生俊东 通讯员 赵长显)编辑: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