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半月时间,10栋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建设速度可以说超乎想象。从一个侧面,这也验证了柘城县委书记张家明的话,“在对待重点项目上,从督查、落实、项目洽谈、项目信息捕捉,一直到开工投产这方面,柘城有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实行四个一的工作机制: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一票否决。同时我们又实行了连心连责、连级连效的工作机制,这对我们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快,洽谈项目落地快,落地项目投产快……柘城县在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形成的科学统筹、环环相扣、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
2010年,是柘城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井喷”之年,有一组数字就是生动的注解:落地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的16个,3亿元以上的6个,5亿元以上的2个,落地资金6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税收1.92亿元,安排就业2.1万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上半年,柘城县在建重点项目19个,完成投资25.74亿元;完成营业收入61亿元、税收1.3亿元,安排就业1.1万人。
这一份份成绩单清楚地告诉人们: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新一轮的起飞开始了,虽然标高还不足以睥睨于人,但来势确已震撼人心。然而,这并不是柘城县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产业的集聚,创造的不仅仅是数字财富,更重要的是对产业价值链的布阵,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锻造。”柘城县委书记张家明的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柘城县是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加工集散地,从事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的企业达150余家,产品生产量、出口量占全国的60%,但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竞争力。为做大做强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科技产业,柘城县引资15亿元,组建了集金刚石微粉加工、金刚石机械制造、金刚石萃取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力量集团高科技产业项目,项目的建成,有力地促进全县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在力量集团的带动下,金刚石微粉产业园已集中了16家金刚石微粉及制品生产企业,成为全国超硬材料基地县。
其实,这也是柘城县实施基地推动,促进集群发展的一个手段。柘城县积极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打造超硬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和纺织服饰四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中承接了16家金刚石微粉及制品企业、8家纺织服饰企业、12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5家医药制造企业,促进了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集聚区产业链条正在科学延伸,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任何一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有较强的财政实力作后盾。而对于基础薄弱的柘城来讲,财政实力的近期扩张必须依靠城市建设来实现。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柘城县依靠旧城改造发展5万平方米的小区25个,拆迁居民5000多户、2万人,开发商品房120万平方米,实现土地出让收入4亿元,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2007年以来,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达到4.5亿元,仅财政预算直接投入就达到1.3亿元。这些资金就是来自于旧城改造、建设新型城市社区、房地产开发提供的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