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正津津乐道谈论规划如何低碳生活,企业商家定位循环经、绿色环保解数竞技商海之时,似乎2009年的哥本哈根峰会使命已伴随我们左右。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变成了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尽管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争议有待商榷,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使命和带来的变化给了我们深切感受。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所说,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不仅成为中央到地方的共识,而且已取得明显成果。8月4日河南生态林业效益公报的发布,再次浓缩了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前景和决心。
2011年8月4日11时左右,媒体在河南国家生态森林宝天见证记录了来自河南郑州、南阳市、内乡县宝天曼国家森林公园的同一时刻的不同地点的气候数据。数据显示,当时郑州市、南阳市、宝天曼的空气负离子分别为212、180和9037个/cm3;气温30.1、30.9和21.8℃;空气湿度60.4%、58.0%和72.6%;空气中二氧化硫0.026、0.030和0.011mg/m3、空气中氮氧化物0.048、0.033和0.018mg/m3;可吸入空气颗粒分别为0.235、0.130和0.035mg/m3。
同一时刻不同的实实在在的气候数据,让人感受到了气象相万千的真理,不禁对2010年河南省林业4590.66亿元生态效益,吸收7993.3万吨的二氧化碳吸收感叹。
2010年,河南共有林地面积528.22万公顷,湿地面积67.10万公顷(不含水稻田),林木覆盖率29.55%。这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和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按照国家林业局2008年3月31日最新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和河南省森林及湿地资源等资料,共同完成了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2010年度)项目。
据介绍,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项的科学严谨性非常周密,是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护农田、森林游憩、节能减排等9个方面共26项指标计算出了河南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游憩、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固碳释氧等5项指标计算出了河南省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实物量和价值量。
正如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河南省的林业生态效益连续三年逐年稳步提高是在情理之中的。无论从中原经济区战略不以牺牲农业、粮食为代价发展现代工业、农业,还是从应对全球气候恶化的角度,河南大力发展生态林业都有其重要意义,这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也将带动就业、生态林业发展的创新新模式,为当地的工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释放出更多的合理空间和硬性指标。
尹伟伦院士指出,支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功能的市场价值体现,是推进市场文明,为未来工业发展铺路,将成为绿色GDP增长的空间,同时生态林业的发展有其等价交换的自然规律。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记者 杨波) 编辑:孙迟